“任何事物都是极其重要的,没有什么是不会再回来的”活动现场艺术家尉洪磊
通过内间的录像作品,描述与剖析自己对雕塑艺术之“不可言说性”的焦虑;通过陈设于外间展厅里的雕塑物件,探索以雕塑为主体的展览建立一种类剧场空间的叙事的可能性;以及(或者说是归根结底),通过整个展览,展示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工作面貌。2013年7月12日下午4时,“任何事物都是极其重要的,没有什么是不会再回来的”展览于魔金石空间开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尉洪磊的第三个个展,展出了艺术家的雕塑、装置和影像作品,旨在呈现上述三个愿景,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8日。
此次展览通过影像和雕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陌生化的世界,其中有小鸟的标本,时间永远指向六点半的时钟,一个挂在空中的园等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但当他们放置在一起之后又显得非常的陌生和难以理解,对于这些物象尉洪磊表示:“这些物件是我生活中常见的,对于他们的呈现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想将我突然的灵感和生活的片段进行一个还原,大展厅的雕塑,有些是新作,有些被收录在录像中,也有些是来自从前的展览。”对于展厅中各个雕塑之间的组合艺术家表示:“展厅里的每一件物带着各自过去的故事与声音,与彼此构成了新的对话与情节,想试图引起观众基于此创造出新的叙事/故事。”
与雕塑对应的是与展览标题同名的录像作品,作为引发展览的契机,是艺术家针对雕塑作为一种“缺乏言说”的艺术形态的一次关于“言说的焦虑”的爆发。据策展人介绍:“两段式的叙事在影像中构成了一对巧妙的镜像空间,一段显示的是艺术家作为“物”的发现者和创造者的主观叙事,另一段则是由来自不同的第三方叙事角度,对于同样的物的不同评说所交织而成的“众声”的叙事。”
对于展览主题策展人表示:‘任何事物都是极其重要的 没有什么是不会再回来的’为我们提供一个作业现场,让我们提出这些问题:我们能够如何看待雕塑?尉洪磊的雕塑作为一种基于物的物,何以成为新的物?又何以通过对话的方式构成新的叙事?同时,这个展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艺术家身份的追问,即,艺术家能够如何看待与展示自己的工作。”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