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内景
空间内景
记者:我知道您也是一位出色的企业家,从企业文化来说,永茂堂美术馆在您的事业架构中是一个什么位置?
孙田:企业是一种精神文化,它是向心力,把整个企业凝聚在一起,可以说是企业的另一个招牌。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永茂堂在我的事业构架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艺术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品位。同时改善企业环境,活跃了企业精神。它也是与世界精神文化接轨的另一平台。
记者:您怎么看待现在企业涉入文化领域的这种趋势的?
孙田:这是个必然趋势。在成立美术馆之前,我们也赞助过艺术家展览。企业需要艺术的传递扩大社会影响力,将其提升到理想的高度;艺术也需要企业的资金支持得以传播。永茂品牌的创始理念与艺术存在密切联系,永茂堂就是工业的机械美学和艺术创作的完美交融产物,它将永茂本身与艺术,与文化结合在一起,升华了品牌DNA。
记者:美术馆是有别于商业性画廊的,而且永茂堂美术馆的位置也不在繁华的艺术商业区,从盈利环节和经营理念上,您是如何考虑的?
孙田:目前,永茂堂以收藏为主,同时,为宣扬有本土特色的优秀艺术家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目前还是非盈利性的。虽然,美术馆的位置不在艺术区,但它有着独特的商业氛围,坐落在拥有各大企业的工业园区内。也可提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
记者:作为一家新兴的美术馆,发展一年来,您是否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是怎么应对的?
孙田:问题当然大大小小都会有的,其实去年第一次展览,选择哪位艺术家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落定了雕塑家陈连富先生和艺术家刘墨。雕塑是我非常看好的领域,我们相识多年,他从早年的当代一步步走向古典、唯美,他雕刻人性的光辉,和我对艺术的态度非常相像。而刘墨先生首先是一位大文人,中国以前的画家都是文人画家,现在有这样修养的人不多,刘先生的书我拜读过不少,他能参与这次展览,可以说顺便帮我们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是学术的支持。
记者:永茂堂美术馆作为本土艺术机构,它有别于其他同行的优势在哪?
孙田:我认为美术馆之间不是竞争关系,同行之间应该互补,在互补中定位。其实做美术馆,关键在于持久,对于这一点我比较有信心。持久,未来才能发出独特的声音。
记者:您在未来考虑过签约艺术家吗?或者对有意向合作的艺术家又怎样的要求?以及美术馆会给他们提供哪些支持?
孙田:会考虑,其实对艺术家没有什么硬性要求,艺术本来就是很个性的东西。其实美术馆就是一个平台,为艺术家和藏家提供交流,同时还能大众进行了艺术推广。艺术家需要支持,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艺术。同时我们也给一些艺术家提供工作室。
记者:最近业内很多人都对现在的大环境比较悲观,您是怎么看现在艺术市场的低迷的?这些因素会影响到美术馆下一步充实馆藏吗?
孙田:我觉得这是一个市场自行的调整阶段,调整后收藏市场会更加理智,我这么多年来一直看好中国书画,这个方向不会改变,而且现在是建仓的好时机,丰富馆藏是一定的。
记者:2013您对永茂堂美术馆有哪些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呢?
孙田:2013会对现有的藏品做一系列主题展览,其中包括书画、摄影、拓片等等。同时开展永茂文化的一些辅助项目,帮助美术馆进入良性运转。展览方面,目前还是以推广美术馆为主,同时围绕展览开展一些学术交流,加快树立永茂堂美术馆的定位,让更多人了解永茂堂。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相信永茂堂美术馆在您的带领下会越办越好,给我们带来高品质的艺术享受。
孙田:也感谢你们的关注和采访。
【编辑:田茜】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