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需防控,谨慎先起步
记者了解到,古玩艺术品抵押贷款之所以能在温州率先“试水”,还与鹿城区古玩商会的积极推动密不可分。这家拥有500多名会员的古玩商会成立于2006年,一直积极深入社区免费为市民鉴宝,邀请国家级、省级文物专家到温州鉴宝,并定期举办古玩沙龙、讲座,挖掘民间优秀藏品。
“古玩艺术品市场向来是波谲云诡,最大的风险是可能购买到赝品。”鹿城区古玩商会会长欧阳德康告诉记者,启动古玩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作为第三方的古玩商会责任重大。其一,由商会经手展卖的古玩艺术品,只要持有商会出具的藏品鉴定证书和价格评估证明,就能到银行办理贷款。这就迫使商会对藏品的真伪鉴定要有很高的权威性,鉴定专家需具备极高的专业水准,绝对不允许“走眼”现象发生。其二,根据与银行的协定,一旦藏品所有者的抵押贷款到期后无力偿还,商会须出面偿清贷款。为此,商会还要承担一定的经济风险。
本着谨慎起步、先易后难的原则,鹿城区古玩商会做出了一系列风险应对措施,包括每一件古玩鉴定必须是权威鉴定,要由3个以上专家参与;抵押贷款业务先在会员中展开,待成熟后再向其他收藏者开放。同时限定抵押古玩种类,禁止将出土文物、象牙、犀牛角等违禁品作为抵押物等。
收藏家马未都说过:“艺术品作为消费是人生的顶级消费品,作为投资也是顶级风险的投资品。”尽管承担的风险大,这位从事了20多年古玩业的收藏家还是十分看好这项银行新兴业务。他说,古玩艺术品的融资渠道过于狭窄是一直制约这个市场发展的瓶颈。一旦古玩的鉴定、评估风险能有效化解,银行就会认可,古玩艺术品就能借此拓宽融资渠道,市场蛋糕自然也会做大了。
推广需要配套制度作保障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古玩艺术品抵押贷款在温州率先启动,主要还与当地商业银行的业务导向和专业水平有关,此举目前还只是一个个案。至于未来能否形成潮流,进而成为古玩收藏界融资的一种常用方式,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引导。
“作为银行一项新的抵押贷款业务,如果要大力推广,仅靠一个古玩商会是远远不够的。”温州文化金融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洪武认为,这需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配套制度作保障。除了对古玩真伪鉴定外,价值评估问题至关重要。如对一幅收藏名画的估值,是通过拍卖行投标,还是通过第三方鉴定机构估价,抑或是银行聘请鉴定师团队鉴价?或者取这三种方式的加权平均值来确定它的抵押价值?还有,古玩保管专业要求很高,到底是银行自己保管还是交第三方保管,运输、保管环节如出了差错,责任又该如何认定呢?
据了解,国外的古玩艺术品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后就会被全程跟踪记录,从哪个商店流出、价格多少、何时通过拍卖交易、买受人信息等,都可以通过完备的数据库查到,而且任何个人若要投资某项古玩艺术品,都可通过此种途径查询到最全面的信息。温州大学金融学院何旭艳教授认为:“信息的不对称与不透明加大了古玩艺术品抵押贷款的价值波动,且变现能力又比较差,在贷款人违约不偿还的时候,很容易变成银行的坏账。此外,贷款之后资金的去向也需要银行关注与跟踪。”她坦言,目前制约古玩艺术品融资主要有三个层面问题:首先是有关古玩艺术品的政策及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没有具体指导条文;其次是古玩艺术品监管体系没有建立,具有足够公信力的中介机构很少,且缺乏技术手段来界定,评估的缺失将导致金融资本很难有信心直接对接艺术品;另外由于市场环境、业务流程机制不完备,古玩艺术品退出渠道也不通畅。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推广古玩艺术品抵押贷款,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去攻克。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