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拍在南方拍卖公司最后一轮槌声中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回顾今年春拍,艺术市场在前两年身陷剧烈调整的书画板块的强力反弹带动下,出现了行情反转(详见记者对2013春拍明星榜的解读)。
新买家与“钱荒”
2013春拍的最后一轮,正当上海朵云轩、杭州西泠印社等南方拍卖公司鏖战方酣之际,中国银行间市场却爆发了“钱荒”,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钱荒”背后所暴露的,是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有可能面临失速。
不过,舆论的喧哗与金融证券市场的动荡却并未影响艺术市场的买气。西泠拍卖有关人士透露,新买家较去年有逾30%的增长,其春拍期间发出的拍卖号牌数达1150块,周边酒店订房数超过700间,均为历届最高。该公司总经理陆镜清表示,今年市场对文化艺术含量高、中低等价位的“小而精”拍品反响热烈,无论是书画或是名人手迹,都以远超估价数倍甚至数十倍价格成交。而朵云轩副总经理刘金旺则指出,新买家入市在朵云轩的拍卖场上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那些新买家不像那些老客户对作品的价格那么斤斤计较,不少人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要收藏好作品,所以特别关注那些独一无二的作品。
早在北京第一第二轮春拍之际,“新买家”现象就引起记者的关注。中国嘉德[微博]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微博]指出,大批入场“新买家”引发了市场反弹,不仅精品受到热捧,中低价位拍品的成交也十分活跃。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执行董事赵旭则表示,北京保利在北京农展馆举办春拍预展,一开始就发现许多新买家。由于保利春拍所推出的50个专场覆盖了艺术市场的各个门类,每天有上万人次的参观人群,总的参观人数达到4万人次。拍卖会上也买气十足,每个专场吸引了上千人。财务统计更显示,新买家增加了一倍。拍卖价格经过两年的调整已有新的启动。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指出,这一轮行情中,一二百万元、二三百万元的作品成交情况良好,可以判断市场有大量新买家进入,他们无力问鼎高价拍品,都瞄准了大师作品中价位较低的,或二线艺术家的精品。
其实,“新买家”的出现与“钱荒”有着内在的关系。中国艺术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经济形势、金融市场有着密切关系,2009年那一波波澜壮阔的“亿元行情”,就与2008年年底“四万亿”救市计划有直接的关系;而2011年秋天的市场下滑则与当年打压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关。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不振,股市与房市也受到牵连,艺术市场却一枝独秀,因此才有“新买家”现象。
董国强就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把金融危机与艺术市场的危机画等号,金融主战场的动荡,恰恰是艺术市场的机会。”问题是,如果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遇到问题,中国艺术市场还能一直“一枝独秀”吗?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