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鸭之父霍夫曼的公共艺术之旅——“对话成都”
0条评论 2013-07-24 16:27:19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弋倩芸

\

霍夫曼“对话成都”媒体沟通会现场

2013年7月23日,大黄鸭之父、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先生在为期两天对成都历史、民俗、建筑、美食的漫行采风后,造访了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与 A4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孙莉就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话题展开了一次对谈,并与成都媒体进行了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流。

最主要的艺术理念就是现实性

在谈话过程中,霍夫曼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以及他对于城市公共建设的一些理解。我们知道,霍夫曼的作品不是放在博物馆或者美术馆中,而是处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并且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作品的体积非常大。关于这一点,霍夫曼指出:“我想让人们注意到大家生活的空间。我的作品非常大,这很重要,因为体积上的大会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视线、让大家停下来观看,甚至会围绕着整个作品走上一圈,全面地去观察。”他表示,自己最主要的艺术理念就是现实性,种现实性体现在变化中,而变化又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的作品(例如大黄鸭)在各处游历、停留的过程中,会存在一种不间断的变化性,观者会在他的作品中看到更新、甚至看到新作品的面貌;另一方面霍夫曼的作品往往取材于当地,并在当地人的合作、帮助之下共同完成,这不仅会转换人们对当地司空见惯的材料的以往认知,同时也会让作品与当地的历史产生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一种传递当地历史的感觉。

经济与艺术同步发展,把公共空间变成大家的游乐场

此外,霍夫曼的中国之行让他对于中国目前的城市公共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看到,中国有大量新兴的城市,新的建设也在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地呈现,而在发展新的建设时,我们就需要一些公共艺术来与城市的公共空间相融合。观察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霍夫曼谈道:“假设我们在建设一个新的建筑,我们可以和艺术家、音乐家、舞者等等沟通之后再进行建设,而不是在建筑完成之后再去想怎样把公共艺术放进去。经济的发展与艺术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同时,在霍夫曼的理念中,他希望能够把公共空间变成大家的游乐场,正如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在全世界不停地展览、游玩那样,他希望人们与他一齐通过公共空间的展览去发生改变、去发掘新鲜感、去找寻像孩童一样的乐趣和感受。

\

我是第一个放大小黄鸭的艺术家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成都的众媒体对于初次来到成都的霍夫曼给予了热情的欢迎,但在媒体提问的环节中却没有轻易地放过这位新朋友。针对霍夫曼的创作,尤其是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的大黄鸭这一作品,媒体们抛出了诸多疑问;而霍夫曼也一边笑称自己面对大量提问已有些许迟钝,一边不失耐心地为大家一一做出解答。

成都媒体:有一些人质疑您的作品只是已经有的小黄鸭再放大的衍生品而已,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有没有想过这个作品会涉及到侵权的问题?

霍夫曼:我认为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放大,而是一种艺术形式,和创作一件新作品是一样的方式。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必须对自己秉承着坦诚和开放的态度,我所强调的是公共空间的体积和材料的问题,这一点对于和我采用相同创作手法的艺术家来说也是如此。所以我特别欢迎大家去我的工作室看看我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玩具,我都是被这些玩具启发,把它们的体积扩大并且改变它们的外貌和材料,这样就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艺术品。

虽然我可能不是第一个放大一些物品的艺术家,但是我是第一个放大小黄鸭的艺术家。小黄鸭最初是由一个香港制造商制造的,而我在计划大黄鸭项目的时候其实找了几百只鸭子的形象,最后在香港找到了这一只。小黄鸭的形象已经存在几百年了,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当我着手做大黄鸭这个项目时,我决定把它做的很大。我考虑着怎么样把它做大,用什么样的方式呢?后来我发现充气就可以。法国邀请我做大黄鸭这个项目时,其实我已经在这个项目里做了七年了。后来07年在法国展览,08年到巴西,之后又去了比利时,我便联系香港的生产公司,希望能够送给民众约一万只小黄鸭。那个公司接到我的电话很高兴,他们非常喜欢大黄鸭这个理念,于是从09年开始我们就一直是合作的关系。我想,如果人们可以看到我的作品,再花小小的一点钱买一个小小的小黄鸭(作为大黄鸭的缩影)是一件非常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除此之外,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常常会借用参照物这个说法。参照物可以来自很多方面,包括自然和流行,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参照物。大黄鸭这件作品也是借用了参照物,它并不只关于以前那个小黄鸭,而是把小黄鸭变得很大之后放在公共场所中,以此改变了公共场所、创造了新的环境,这才是大黄鸭的意义所在。

成都媒体:大黄鸭这个项目会持续多久呢?

霍夫曼:会尽可能地长久。即使我变成了老爷爷,如果大黄鸭还依旧受欢迎,那么它就还有非常长的艺术生命。大黄鸭这个理念从2001年开始,直到现在我也不厌倦这个项目。因为大黄鸭让很多人觉得非常开心、喜悦,并且享受观看它的过程。所以,我认为大黄鸭向人们证实了:艺术不仅是非常枯燥、痛苦、严肃或者是看起来相当深沉的东西,它也可以很轻松、很快乐。此外,因为这个作品本身在创作时就带有很多的层次,所以在全世界进行展览的时候还会有更多的层次和意义在其中。

成都媒体:您是否知道中国山寨的大黄鸭的数量,如何看待这种仿冒的情况?是否想过通过法律途径向仿冒者追究法律责任?

霍夫曼:九月的时候在北京就会展出真正的大黄鸭,到时我会强调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因为像我们这样做一些创意性工作的艺术家,就应该像普通的人和普通的公司一样受到法律的保护。至于是否向仿冒者追究法律责任,这是比较难回答、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我对中国了解甚少,现在也在学习一些中国特有的行为,我想我可能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成都媒体:您这次来到成都,有没有想过用成都元素来创造一些作品呢?

霍夫曼:对我来说,创造新的艺术作品永远都是一种非常棒的经历!我本来的想法是在中国挑选两、三个地方展出大黄鸭,但是现在我准备把展出城市的数量增加。这是因为出现了一些仿品,而我想让更多人看到真正的大黄鸭、真正的大黄鸭理念与真正的大黄鸭反响。同时,我还希望创作更多的作品来呈现成都的人文风貌。

成都媒体:我们知道您的作品都是进行很短暂的展示,是否考虑过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创作一些永久性展示的作品呢?

霍夫曼:如果要做一个永久性的雕塑,必须根据地点、预算以及工程项目的情况来定。我来到中国的这段期间,看到了成都、重庆这些快速发展的城市;我觉得正是因为城市发展得很快所以要做一些暂时性的东西,很难想象一个又大又重又厚的东西放在一个地方永远不动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当然,我会把在中国搜集到的信息带回荷兰去好好思考一下,在下一个艺术作品中展现出来;它可能会比较有批判性,但是你也许看不出来,这正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可能带有批判的色彩,但是观众看起来不觉得,甚至反而还会觉得有点可爱!

成都媒体:霍夫曼先生是否担心有一天会失去对作品的好奇心、灵感以及创意性呢?

霍夫曼:这个是肯定的,这是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共同害怕的一点。我们对下一个作品或者下一个工程都充满着期待并怀有恐惧的心理。因为当你的上一个作品非常成功的时候,下一个作品就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风险,你会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个非常成功的音乐家,他的首张专辑非常火爆,于是当他要做第二张专辑的时候就会面临瓶颈的问题。但如果你坦然地接受了不安全感与恐惧感,它们会成为你很好的朋友,帮助你更好地迎接下一个作品。

我不怕犯错,因为在错误之中才有进步。而我的情况有一点特殊,因为我是从事公共艺术的,我的作品在公共空间中展出,电视媒体以及观众看了我的作品后立马就会做出反应、给出评论。但即便如此,我仍然还是期待着每次做出新作品的时候大家会有什么新的反应与评论。

编辑:admin

声明:该文章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