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间——隈研吾2013中国展”开幕现场)
7月23日下午17:30,“隙间——隈研吾2013中国展”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区隆重开幕。
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先生亲临现场,阐述“隙间”的建筑哲学。何为“隙间”?隈研吾认为,物与物挤在一起、没有缝隙的状态,不仅仅会显得透不过气,更重要的是难以应对环境、状态以及使用方法的变化。“现代建筑往往比过去的建筑脆弱,因为现代人正在逐步忽略建筑与环境和自然之间的适应性。”如何在建筑中酝酿出隙间,是隈研吾目前最重视的一点。20世纪为了追求强度和精度,建筑放弃了隙间,最终令其难以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变得脆弱、不自由。隈研吾用石头、木材和竹子在留出隙间的前提下打造建筑本身,希冀发现建筑的全新可能性,打造拥有隙间的建筑,令建筑重获自由。
(SHARE HOUSE——隈研吾作品)
(SHARE HOUSE——局部)
本次“隙间——隈研吾2013中国展”由朱锷先生担任总策展人及艺术总监,充分利用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建筑优势,将展览内容分布于主馆(喜玛拉雅美术馆)及分馆(证大当代艺术空间)内。在昨日(7月23日)开幕的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区内,隈研吾先生将两层楼高的1:1模型介入其中,在建筑内部分享当下社会逐渐普及的SHARE HOUSE 概念,阐述如何在共享空间中保留独自发展的“隙间”。此空间内展出的实验性SHARE HOUSE 是一种全新的SHARE HOUSE 原型,它能够包容他人,自由地成长和扩大。在9月15日闭幕之前,观众均可以亲自走入此建筑模型中感受“共享空间”。
此前,位于证大当代艺术空间的展览部分已于7月6日开幕,展期将延续至8月22日。该空间展出9件隈研吾的建筑作品模型及相关影像资料,包括“梼原木桥美术馆”、“太宰府表参道星巴克店铺”等。结合喜玛拉雅美术馆的SHAREHOUSE 概念作品,隈研吾希望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审美及感官体验,并引发其对生活空间设计和共享方式的思考。
【编辑:上海站】
编辑:admin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