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网上交易进入“纷争时代” 鉴定或成规模化瓶颈
0条评论 2013-07-26 09:07:43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肖湘女

大众电商进入成亮点

事实上,艺术品交易网站早已有之。早在2000年,嘉德拍卖就成立了嘉德在线拍卖,首创了艺术品和电子商务结合的模式。国内目前已有上千家网站从事艺术品交易。随着艺术品网上交易日趋白热化,电商平台作为一股新兴力量,它们的进入引发了众多关注。

如前文所述,保利拍卖就曾两度与淘宝网联合推出网上拍卖专场。对于借力淘宝网这样的电商平台,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认为,和拍卖机构自办网站不同,大众电商的客户群体往往是从未介入过艺术品领域的所谓“圈外人”,通过与其展开合作,可以让更多的新用户迅速接触到艺术品市场。

全球电子商务平台亚马逊也在本月初宣布进军高端艺术品市场。7月初,亚马逊的网站主页上添加了一个新的销售门类艺术品,用以销售原创绘画、版画以及其他不同门类的艺术品。亚马逊计划,在全美国范围内邀请125家画廊将其代理的大约1000件作品上线销售,亚马逊将收取5%-20%不等的佣金。据媒体调查,虽有部分艺术经纪人认为亚马逊的进入能让艺术品交易接触到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更方便地将市场拓展到画廊所在地之外的区域,而不是仅依赖于艺术博览会来进行拓展,但大部分经纪人对此举持观望态度,他们会根据亚马逊的业务是否便于使用、其他经纪人的收益状况等因素再做决定是否通过互联网销售作品。

对此,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电商平台的优点是它们的用户群覆盖面大、平台资金雄厚,缺点在于它们不专业、不太了解艺术品。“电商平台的受众多半是年轻人、白领阶层,眼下大收藏家和大企业家很少有使用电商购买东西的,而艺术品又是有钱人买的东西,所以跟电商有点不对路。同时在专业性上,电商平台不如嘉德在线、雅昌艺术网这样专门针对艺术品交易领域的网站。所以电商平台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推出一些档次相对低的当代装饰品可能更适合他们的平台。”季涛如是说。

真伪鉴定成规模化瓶颈

随着艺术品网上交易的逐渐升温,艺术品的保真问题成了行业规模化的瓶颈。季涛表示,“艺术品的鉴定要靠人的把玩,要手去摸、鼻子去闻、眼睛去看,而这些网络做不到,尤其是像中国的书画,在鉴定的时候,需要藏家去闻墨的味道来判断这是新墨还是旧墨,同时还要看纸。如果是瓷器还需要上手掂量,看看藏品沉不沉,看看瓷器有没有做旧的痕迹,这些光照片看不出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正是作假成风的时候,网络拍卖势必面临藏品真伪的问题”。在季涛看来,此前保利的“傅抱石家族书画作品”专场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拍品有傅抱石家族提供的家族认定,如果出问题了,可以直接去找傅抱石的家人。

北京市拍卖行业协会高级顾问李庚认为比拍品真伪鉴定更棘手的是如何让拍品在押运过程中不被掉包。“在哪里买东西不是核心问题,十年前你根本就不敢在网上买任何东西,怕被骗,十年后大家对于网上购物已经非常依赖了。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多角度全方位看拍品肯定可以做到。但是怎么解决卖的人说发出来的是这个东西,而买方说接收的不是这个东西呢?”李庚建议,艺术品网上交易可以加强第三方的介入,从交易到押运全程追踪确保拍品不被掉包。

因此,目前的艺术品主要针对中低端艺术品市场。艺术品线上交易网站Hihey总裁何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Hihey上线至今,卖出的最贵画作是495万元的吴冠中和乔十光共同创作的《傣家节日》,3万元左右的作品占比重最大。

即便目前的艺术品网上交易只能在低端市场有所作为,但是季涛认为,随着中国艺术品企业诚信度提高、科技更加发达,目前的劣势完全可以被弥补,等那个时候再进入高端市场也不迟。“艺术品网上交易是一个前景,也会是大势所趋。”季涛如是说。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