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天津老家再次返回重庆的诸葛志刚,专程把这批作品带回重庆,并给我们欣赏。
你怎么想到画新闻的?
晨报上的新闻给了我灵感
出生于天津的诸葛志刚,因为女儿嫁到重庆,去年4月份,他也跟随女儿一起来到重庆。刚到重庆的诸葛志刚人生地不熟,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城市,他选择了看报纸。“重庆晨报我每一天都看。”诸葛志刚给记者回忆道,那也是他第一次来到重庆,对重庆完全不了解。“通过看晨报,我对重庆有了最初的印象,也喜欢上了这个城市。”
对于作为艺术家的诸葛志刚来说,看晨报更重要的收获是他有了创作素材。“我主要画国画的,外出写生对我来说很重要。”但初来重庆的诸葛志刚没有朋友,也不熟悉路,于是重庆晨报的新闻成为他重要的创作灵感来源:“刚开始看晨报,就发现上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新闻,我就想着以这些新闻为素材,画一些作品。”
就这样,在诸葛志刚第一次来重庆的二个多月里,利用重庆晨报的新闻为素材,诸葛志刚共创作了速写和线描作品近两百幅。“这就好比是我的‘美术日记’,别人用剪报或文字的方式记录新闻,而我就用画画来记录新闻。”
除了画新闻还画什么?
还画现实中看到的重庆人
翻开诸葛志刚这本厚厚的“美术日记”,诸葛志刚对这些已经过去1年多的新闻还记忆犹新。“这是当时报道的一位的哥辱骂乘客,的哥很嚣张,看到这则新闻,我也很气愤,就画下这张作品。”
记者特意找到当时的新闻版面,新闻图片中的这位的哥横眉怒视,嘴巴张得很大。再看诸葛志刚创作的这幅作品,简单的几笔线条就将这位的哥的嚣张气焰表现出来,再辅以图边的文字,几乎再现了这则新闻。“这还有重庆晨报《艺术周刊》采访艺术家的新闻,我也进行了再创作。”
“还有这则新闻,也让我非常感动。”诸葛志刚突然指着另一幅作品,激动的给记者回忆道:“当时万州发生泥石流,一位老汉从废墟爬出来后,为了救自己的老伴,自己用双手在废墟堆里不停地刨,并坚持到救援队员救出了自己的老伴为止。”而看诸葛志刚的这幅作品,用线描的深浅黑白表现出了当时救援的紧张。
除了画新闻,诸葛志刚还画重庆人。“在报纸上和现实中看到的重庆人,我都会自己观察,然后再用水墨的形式画出来。”记者发现,诸葛志刚创作的重庆人物形象,既有参观巴国城后画的远古巴人,也有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重庆人。
今后有什么计划吗?
以重庆为素材出本画册
去年在重庆住了两个多月后,诸葛志刚因事又回到天津。最近,诸葛志刚重返重庆,并打算一直在重庆住下去。“我们已经在重庆买房,以后就不走了,我的重庆题材作品也可以继续。”诸葛志刚也渴望和重庆的同行们进行交流:“重庆的艺术市场正在不断的发展,希望以后能认识到更多的重庆同行,大家一起交流。”
有了这批近200幅作品的基础,诸葛志刚准备以此为素材,创作一批大的水墨画作品。而对于这批速写和线描作品,诸葛志刚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出一本书,“给重庆的市民们看看我画的这座城,还有这座城里的人。”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