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 7位艺术家齐聚沪申画廊一起“消夏”
0条评论 2013-07-28 01:08:46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张长收

《消夏》群展 展览现场

《消夏》群展 展览现场

2013年7月27日(99艺术网上海站张长收)下午5点,沪申画廊总监吴承祖策划的由李青、蒋鹏奕、杨泳梁、倪有鱼、陈彧君陈彧凡、赵学兵等7位艺术家共同参与的《消夏》群展在沪申画廊开幕。

展览颠覆了对于人们原本习以为常的时空因果关系,在作品中营造出属于自己的时间维度,观众所看到的是具有时间感的艺术——既包括创作阶段也包括展示阶段的时间感。仿佛是想让世界静止、哪怕只是须臾一瞬,7位参展艺术家希望观众把目光投射到那些在行色匆匆之中无法感受的体验。充分利用能够进一步拓展作品时间感的各种元素 - 典故、联想、描述,艺术家希望引导观众进入一种主动反思的状态。日常与偶发在这里交织,洞察力和意识与更具普遍意义的沉思冥想互相碰撞、激荡,作品试图以人们过往的生活为线索,唤醒回忆并激发新的事件、新的思考,进一步探索存在于记忆深处的关于地点、环境、人物和行动的碎片。

李青的综合材料作品将一种被万众所瞩目的状态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体验,向传统意思上“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提出挑战,赋予他眼中的世界一种微妙的纤弱感。蒋鹏奕的摄影和视频装置表现的是电影场景中的人物与景观,如梦似幻的氛围下,艺术家营造了一个冥思空间。杨泳梁的装置作品唤醒人们对于过往的回忆,也激发观众把注意力投向那些在平时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东西。无独有偶,倪有鱼的作品也以回忆和时光流逝为出发点,在熟悉的材料中注入新的变化,打造新的叙事。陈彧君则利用“虚空”与“存在”之间的张力发挥了想象力。而通过对自己绘画作品表面的不断调整与重新加工,陈彧凡揭示了偶发性中蕴含的乏味与单调。赵学兵对于自然的精细描绘向观众展示了一幅幅丛林画卷,似曾相识、却又在细微之处现变化。

展览的目的并非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是通过作品与观众之间安静的邂逅,慢慢凸显出现有的世界。

全球化的时代下,“快”是当之无愧的主旋律:无论是空中飞人的生活形态、还是我们的态度与交流模式,莫不如是。我们的脑海中满是新的希冀、期许和呈现。公众和个人对于社会因素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哪些因素对于我们具有特别的意义、这又是如何形成的,这些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日益受到当代生活不断加快的速度和过剩的图像与信息的威胁。时间的观化与内在张力是这场旅程的起点。过程中,有延绵、有转变、也有活力,共同体现了一种以“慢”为核心的艺术主张,关乎感知、关乎取向、也关乎叙事。

《消夏》不追求煽情的感官效果,而希望在静谧宁和的结构下,勾勒出不同元素间的微妙互动。观众不仅需要用眼观看,更需用心体验,一个充满灵动想象与灵感火花的消夏去处就此诞生。

【相关资讯】

沪申画廊总监吴承祖:中国画廊业的专业水准有待提高

编辑:张长收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