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坑籽料的歙砚回报率高
0条评论
2013-08-02 10:36:41 来源:南方都市报
《知足相伴》
《八仙过海》
收藏砚台等于收藏文化,据说国家正准备把文房四宝打包成世界文化遗产,等到申遗成功之后,砚台的价格应该涨得更多。
藏家
古砚台有历史的沧桑感 涨得很快
黄明号称自己是“职业旅行家”,他出过一本书《重走唐僧西行路》,他说,“中国第一批发财的人是投机倒把做生意的,第二批是做房地产开发的,第三批就是搞收藏的。以后的社会越来越公平,只有稀缺资源才会不断升值”。黄明也是一个收藏家,早期他什么都收,后来发现好东西实在太多了,凭自己有限的财力实在是收不过来,越有钱越穷。于是他开始专攻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后来他又发现在文房四宝中只有砚台是中国特有的,“我们国家正准备把文房四宝打包成世界文化遗产,等到申遗成功之后,砚台的价格肯定还会疯涨。”
“看到砚台,心会自然而然地静下来”,黄明收藏砚台主要是为了欣赏、把玩,“收藏砚台就是天人合一,摸着它,接地气,能够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正能量”,黄明收藏了十几年,具体数量究竟有多少,他表示不方便透露。砚台之前在收藏中属于杂项,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门类,“珠宝、书画是大老婆,砚台属于‘小三’,但‘小三’也有可能扶正。之前没有六大项,只有四大项,我相信以后肯定会有六十大项。”
黄明比较偏好古砚台,因为带着一种历史的沧桑,“关于砚台,历史上有很多动人的传说,古代文人用砚台暖被子,还有人为了得到一方砚台,向老和尚下跪。这些故事给砚台增加了一丝神秘色彩,也让它们的身价噌噌地往上涨,用‘ 一本万利”来形容歙砚的升值可能夸张了点,但‘身价百倍’却是事实”,黄明谈到自己的收藏,“之前1000块钱收回来的,现在起码加两个零。如果是苏东坡或者米芾等名家用过的砚台,那简直是国宝了,香港苏富比拍过一块清代皇帝用过的砚台,价值超过一千万”。
编辑:江兵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