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绪经《来龙去脉》画展武侯祠开幕
0条评论 2013-08-08 13:33:29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王嘉 王若冰

吴绪经《来龙去脉》画展武侯祠开幕

吴绪经《来龙去脉》画展武侯祠开幕

工写兼备风格独具引国际关注

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的吴绪经,作为一位杰出的巴蜀才俊,其作品以人物见长,通过结构凝练的工笔,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写意精神,进一步完善了工笔绘画的审美体系。其绘画平凡而深刻,丰富而简约,散淡而厚重,可谓当今中国人物画坛上风格独具的艺术家。多年来,吴绪经的画风在国内独树一帜,引人关注,其艺术创作得到国际上的推崇,作品《竞技图》就被国际奥委会收藏,永久陈列于瑞士洛桑博物馆,在艺术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7日在展览现场,一幅幅工写兼备的人物作品,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别样的绘画世界。古朴的构图、极富古风的人物造型,工笔人物画面中透着写意的晕染,极富视觉冲击感和画面感染力。评论家康征评价说,吴绪经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画连环画,是一位连环画高手,十年的连环画实践不但锻炼了他坚实的绘画写实能力,而且让他在对绘画本体的磨炼中时刻领悟着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崇拜与眷恋,使他能站在一个高度上看待人物绘画艺术。

酝酿十余年创作大型主题作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出作品中,两幅主题创作《李时珍行医图》及《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线描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在图式语言上,吴绪经采用了汉代画像石的构图方法,整个画面由多个不同场景组合而成,工中带写、写中带工,工与写从不同侧面共同诠释同一个主题,和谐而统一,引人入胜。有人说:“吴绪经先生的人物画,不失为当前弥合中国画精英特质与大众化审美趋向的一个弥足珍贵的成功范本。”画卷中,一种怀古之情扑面而来,在赏心悦目的同时给人以深深的艺术感动,这大概就是吴绪经先生作品的文化精神所在。

据了解,《李时珍行医图》是吴绪经酝酿了十几年的作品,此次展出的小稿是为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所创作的三联画。中间一幅表现李时珍立志行医民间、造福百姓、不入宫廷当贵族医生的品格和行迹。左幅通过描绘寻药、问药、制药的场面,表现李时珍通过实践认识真理,终成医学大家的过程;右幅则表现了李时珍和弟子编撰宏篇巨制《本草纲目》的场景。通过三联画表现了李时珍高尚的品格、平实的人生,以及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样为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所创作的草图《郑成功收复台湾》中,吴绪经避开战争场面,通过犒劳来表现军民鱼水情、中华一家亲、民族大义高于一切的题旨。

电影是人生历程中一段奇缘

作为一位画家,吴绪经却有着多年电影设计经历。吴绪经向记者坦言:“我从小身体不好,每当学校组织去电影院看电影,我都头昏眼花、心慌气短。但后来命运安排我拍了20年的电影,而且还拍出过像《法庭内外》《变脸》《米》等获奖优秀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还获得金鸡奖最佳美术设计提名奖。”如果不是走向绘画的“不归路”,吴绪经以他的资历、机遇和修养,现在已是很优秀的电影家了。

1965年,吴绪经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就到峨眉电影制片厂工作。后来又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学习电影。评论家康征认为,电影是吴绪经人生历程中的一段奇缘,从电影到绘画的选择,不是抛弃与获得,而是一种意识和观念的升华。在艺术范畴里,任何理论都是相通的。他绘画中的唯物史观、人文主义精神和多层面的表现手段,不能不说是电影艺术给他带来的恩惠。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