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早在2000年,嘉德在线拍卖已经成立,开创艺术品和电子商务结合的新模式。不过,2013年,随着上述拍卖公司的介入,艺术品拍卖正在快速进入E时代。
除嘉德在线、博宝网等著名电商企业外,记者查阅获悉,雅昌、艺术国际等艺术类门户网站也拥有电商平台,综合类电商企业如淘宝也有收藏频道。一些老字号也开始试水线上拍卖,如西泠印社于2009年上线、琉璃厂于2010年上线,许多画廊、美术馆则开通了电商平台。
2011年4月上线的国内专营艺术品的网站Hihey.com,自运营至今,艺术品在线交易总额已达5000多万元,每天的成交额为20万元。
记者在其官网介绍中发现,目前,Hihey.com已经和1500多名艺术家签约。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艺术品拍卖开始实现电商化,这一市场的很多“行规”也开始发生改变。
英国艺术市场研究机构Arttactic的一份《2013艺术品网上交易报告》显示,在网上艺术品交易过程中,有71%的收藏家在没有亲眼看见艺术品原作的情况下,仅凭网上的作品图片就购买了艺术品。
此外,网上买家的出现,拉低了艺术品投资者的年龄。报告显示,25岁至29岁的买家在网络艺术品消费群体中所占比例高达43%。
面对今年风生水起的艺术品拍卖领域,有人叫好,有人在泼冷水。
“作为传统拍卖与网络购物的结合体,在线拍卖的流程十分便捷,竞买者只需在网站上注册会员、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就可以参与竞拍。对于拍卖公司而言,在线拍卖省去了以往制作拍品图录及预展的成本,拍品征集工作也大大简化;而竞买者可以通过网站浏览拍品的相关信息,足不出户便可竞拍心仪的艺术品,省却了旅途奔波、委托竞拍等麻烦。”邹航介绍说,相对传统拍卖,在线竞拍更显灵活,会成为未来艺术品交易的主流方式之一。
他举例说,在竞价程序上,在线拍卖由传统的举牌叫价变为在线出价,以“天”为计算单位。针对其周期较长的特性,在线拍卖网站也推出了 “自动竞价”、“代理竞买”等模式,竞买者出价时可以填写自己能接受的最高价格,其他客户出价后,系统会自动加价参与竞价。
新疆收藏家协会会员宋力是位70后藏家,他也很看好艺术品在线拍卖。“我搞收藏5年了,刚开始去藏市转悠,但买得很少。市场好东西少,价格还很高。两年前发现了艺术品在线交易网站,觉得很不错。轻点鼠标,就可以看到各种档次的藏品,价格从几百元、几千元到几万、十几万元的都有。”宋力说,他已先后从专业网站或拍或淘6万多元的瓷器和钱币。
“网购交易跟到实体市场交易不同,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有风险。”首府瓷器资深藏家于伟乾(化名)对此深有体会。
于伟乾有多次在网上购买艺术品的经历,他总结“网上古玩鱼龙混杂,假的占大多数,而且只能看图片不能上手,增加了鉴别难度”。
前段时间,他在美国一家网站上拍下一件康熙时期的瓷器是仿品,6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从网上图片看几乎肯定是真品,品相也好。没想到等看到实物,才发现有的细节卖家故意没拍,这些细节上手一看,就知道是仿品。”于伟乾说。
“‘在线拍卖’不会取代‘传统拍卖’”。匡时国际拍卖董事长董国强不认为网络拍卖会对传统拍卖行构成太大影响。“因为大家的定位不一样。目前来看,高端的艺术品,无论买家还是卖家,肯定还得依托拍卖公司这个平台”。
董国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艺术品有着独一无二的孤品特性,鉴定、评估向来十分复杂;其次是质地问题。网络上贴出的照片因光线、角度、后期处理技术等,多少与实物存在着差距,这些都妨碍人们建立竞买艺术品的信心。”
他表示,各种迹象表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收藏中来,收藏未来一定是多元化的,包括线上的、线下的。无论是对于网络拍卖,还是现场拍卖,诚信都是共同的立足之本。艺术品网络拍卖的诚信,最终还要依靠制度与法律的完善和制衡。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