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ROIC”鞋履设计师Kim“英雄主义”的实践者
0条评论 2013-08-14 13:35:44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刘洋

KIROIC

KIROIC

这位来自上海的非科班设计师凭借为韩国设计师Juun J. 在巴黎时装周的走秀设计鞋履而为国内多数媒体所关注,同时他自己创立的高级时装波鞋品牌“KIROIC”更是帮助他跨进了国际时装界的大门。

现在的Kim不仅受到了VANS等国际品牌的邀约设计合作系列,他的kinkleworkshop产品线也进入了由川久保玲本人担任买手开设的买手店Trading Museum进行售卖,成为店里鞋品类别中的销售冠军;同时他也成为了如上官喆,Uma Wang等多位国内独立设计师秀场上的“御用”鞋履设计师。记者近期采访了Kim, 希望了解一下他对鞋履设计的理解,他对自己品牌的诠释,他近期的多个合作项目以及其他。

记者: 你并非是设计科班出身,而是因为对鞋的热爱以及机缘巧合开始接触到鞋履设计,你认为你非科班的背景在你设计鞋履上的利弊各是什么?

Kim: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所以好处是我的兴趣爱好和我的工作是同一件事。没有专业背景的有趣点在于我不断处于探索发现的状态,每一种工艺或者材料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我的思考方式和切入点也没有专业的局限。当然困难之处在于需要不断处于学习的状态,需要有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熟悉一种技术的能力,同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工厂及技术人员沟通。

记者:你对自己品牌KIROIC的解释是KIM + HEROIC(英雄主义的),那么你心目中到底什么是英雄主义?

Kim:英雄主义的情节应该是来自成长的背景,80后的小孩是在看动画片和漫画中长大的一代。但之后也开始逐渐对英雄主义有了一个新的理解,那些符号化的象征意义往往是被人为塑造出来的,而面对残酷现实下的人性和普世价值更为珍贵。

记者: 迄今为止,你设计过的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系列是?以及你是如何收集灵感的?

Kim: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和Wyman(黄伟文)合作的为他在香港I.T开设的Pop-Up Store设计的绒绣几何鞋底款式。因为在合作之前我已经花了近两年时间和绒绣工作室的老师傅沟通,因为技术和造价昂贵的问题迟迟没有实现,是Wyman的这个特别合作邀请让我有了一个不用考虑开发资金限制的机会。也是这个系列开始,我对KIROIC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认知和期待;我一般是通过网络或者书来收集灵感,但我更多的时间是泡在工厂里。08春夏Raf Simons出品的未来登山靴启发我开始了KIROIC。

记者:能谈谈你和上官喆在上海时装周上的合作吗?你们是否有计划合作一个商业线?

Kim:其实我们没有任何实质性或者商业上的合作,纯粹是帮忙。SANKUANZ秀场上的鞋子全部来自kinkleworkshop,没有任何特别的设计。关于合作产品线,我们也一直处于探讨的阶段,需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切入点,不为了合作而合作,必须确定能提供一种有价值的产品我们才会开始正式的合作。

记者:看到你们的鞋子在Trading Museum CdG TOKYO有售,能谈谈这个合作吗?

Kim:Trading Museum主要选取全球范围内的新锐或独立设计师的产品。我们的合作是长期的,TM已经采购了四组kinkleworkshop的产品了。

记者:身为鞋履设计师,你平时在挑选鞋子时的标准是?一双好的鞋子应该是怎样的?

Kim:其实我平时穿鞋没有什么标准,基本都是挑最简单随便的鞋子,比如VANS的白帆布鞋。我对一双好鞋的标准有三个方面:楦型,好的楦型基本是整双鞋的魂,它决定了这双鞋的风格也决定舒适性。材料,优质的皮革是整双鞋的皮肤,决定了穿着的舒适性和耐久性。式样,偏好简洁大气的款型。我非常欣赏KEI KAGAMI 加贺美敬,他是我心中永远的大神。

记者:既然说到VANS,最后请谈谈你和VANS的合作吧,你觉得与VANS的这次合作与你自己单独设计自己的品牌有哪些不同?

Kim:近年来VANS开始尝试从原来的极限运动视野扩展到更大的时尚领域,他们首先在欧洲开始了与KENZO的合作,在中国他们也想找到一位与他们有契合点的设计师,最后找到了我。VANS是我一直钟爱,每天穿着的品牌,和VANS的团队一起合作你时刻能感受到那种自由和活力,他们会给你创作最大的自由,也会尊重你的任何一个想法,所以能够有这样的邀请我是不会错过的。第一个系列我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考虑如何将KIROIC和VANS的精神合体,最后呈现出了数码印花复刻版的绒绣系列。这个合作系列进入了很多品味独特的精品时装店,也进入了I.T BEIJING MARKET这样大型的指标性商店,可以说大获成功。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第二个系列的开发工作。

编辑:文凌佳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