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系
更为人文的学术立场
西安美术学院的油画系的本科教学设置是实行工作室制,而毕业展览也是以工作室的不同分别设置独立的展览空间独立展览。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分为六个工作室: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油画的中国精神工作室;印象表现油画工作室;油画民族化工作室;当代艺术工作室;新现实油画工作室。
在展览最后一天,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潘晓东带我们观看了整个展览。今年油画系的整个展览展出了油画系135位学生的260多幅作品。这次的观看对于油画系的现状让我们有了比较整体的认识。潘晓东在介绍展览时不断地提到油画系的教学、创作学术主张,“立足生活、关注社会、研究自然、以中融西”。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教学中,对于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首位的,在潘晓东看来,在学院的教育体系下,教育如何为人是最为基础的也是首位的,之后才讨论关于学术的教授。
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与其他院校在教学方向上相比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关联即表现、关注建设过程中的新西部、呈现西部整体的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在潘晓东所介绍的教学、创作学术主张中的立足生活也是油画系的主要特点,而对油画色彩的写生也是特别强调。潘晓东希望学生通过立足生活、研究自然后对于美术本体、绘画本体的内容有所研究。
今年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展较以往的不同就是有一部分学生的毕业作品没有通过考核,这也是之前没有的现象同时也是之前没有过的学院政策,油画系也有这样的部分作品没有通过,这样的现象在潘晓东看来其实是给予了学生一种申诉的渠道,对于没有通过的学生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对于今年油画系毕业作品的评选据潘晓东介绍并不是以固定的模式来衡量,这也是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学生作为主体,在油画系的教学中,除了在学院学术的坚持之外,尊重学生的需求是很重要的。
中国画系
更为多元的方式
“传统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这是在采访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姜怡翔时他所讲到的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看待传统的态度,而这一态度不仅影响到教师,同时也推及到学生。这种态度带来的是对于传统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继承与创新,传承与发展所关注的更多的是动态与过程。然而在传承与发展中最终实现的是个人的艺术品格。
“‘传承、发展、品格’是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所坚持的艺术精神,同时始终坚持以‘黄土画派’的艺术精神为旗帜,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工作方法。”作为学院坚持的教育体系同时映射到学院学生的毕业创作上,在此次毕业展中,中国画系的展览面貌所体现的也是整体教育方向的状况。据姜怡翔老师介绍,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为三个工作室:“刘文西工作室”、“刘永杰工作室”和“陈国勇山水画工作室”。“三个工作室有不同的学术追求,刘文西工作室一直是按照刘文西老师所倡导的严谨精神为指导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而这里面强调发展和时代性的体现;刘永杰工作室强调的是对于中国画的当代性研究和探索;陈国勇山水工作室强调的是山水画的当代性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悟和表达。”
面对今年的毕业展,姜怡翔给出的评价很客观,在他的教育经验中,今年毕业作品的基础水平是相对较弱的,但是在今年的作品中年轻人对于当下生活的敏感的捕捉与表达却是具有艺术感受力并且更贴近当代。“在今年展览中,学生对于表现内容包括艺术思维方式都很独立个人并且具有时代性,还有学生在创作具有探索性的观念作品,这也是中国画系所倡导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所带来的一种结果。”
在姜怡翔对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次届毕业展的介绍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学院对于学生独立思考的关注。包括在评选优秀毕业作品中,个人的独立思考和个人的知觉经验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今年西安美术学院评选出了两件学院探索奖,其中一件就是中国画系毕业作品。在这件作品中凸显了学生的个人的实验性和先锋性。这种对于实验性的关注对于中国画的教育方向的影响也会更加体现一种时代关照。
影视动画系
更为本质的方式、方向
影视动画系2013届毕业生其实是自2009年影视动画系成立之后入校的第一届学生。武小川作为影视动画系的副主任,他对于整个系的观看应是最为清晰且客观的,这种伴随的成长,对他来说也是感触最深的。
I ART:观看过影视动画系的整体展览之后,你是否能分享下个人对于展览本身以及对于影视动画系得看法。
武小川:2013届影视动画系毕业展包括动画、摄影、影视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四个专业150余位毕业生的110余件作品。这一届学生对我们系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首先,他们是2009年影视动画系成立之后入校的第一届学生,他们受到更为系统化的专业学习,教学条件日趋完备,教师的配备更加到位,聘请国内外专家合作教学、开展社会合作项目都更加长效化,使得这一届学生的整体水平与艺术视野都超越了往届。其次,他们也是我们工作室改革后的第二届学生,四个专业十个工作室十二个专业方向的教学定位更加精准,在各专业方向深化的过程中,相互的交流与竞争同时存在,毕业创作的过程成为了一种良性的学术比拼与协作的过程,团队意识在创作与教学过程中,成为最为根本的推进力量,释放着惊人的创造力。这一届,也是我们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他们的作品应该是历史性的,他们忘我的投入与实践中的创造力,都内化成一种优良的传统,即使这种品质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基本条件,但对这个专业的发展来说,还是意义非凡。
I ART:今年影视动画系的毕业作品状况如何?所评选优秀毕业作品的评选标准是什么?怎么看待学院教育下的评选机制?
武小川:今年我们的作品在学院以及社会上专业领域,获奖丰硕,尤其是我系学生毕业作品获得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学生短片单元的评委会大奖,克罗默基金会评委会大奖等等。评奖过程其实是艰难的选择的过程。学院的标准有其全面性,倾向于综合的专业技能等,结合适当的主题或题材。这种机制系统全面,但确实是难以鼓励非常有创造力的作品,难以对有潜力的学生予以特别的关注。
I ART:影视动画系在西安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教学方向与其他院校会有什么不同?
武小川:我系下设4个专业,分别是动画、摄影、影视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我们采取“1+2+1”的教学模式,就是说一年级在学院学习造型基础,二、三年级进入系内学习专业基础,四年级进入系内工作室进行毕业创作。我们设立了12个专业方向的工作室,这种机制,能保障骨干教师按照学术方向开展不同的教学探索,更能保障学生按照个人的未来设计,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的定位。教师“各得其所”,学生“各取所需”。最大程度保障了学习与研究的自由。同时,在这种专业方向拓展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学科交叉。这种机制运行几年来,充分发挥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几年成果的取得,和大家的投入有直接的关系。
I ART:影视动画系的在整体教学上的定位是什么?
武小川:我曾经提出,我们的教学定位有三:创新为先,贯通内外,浸透人文。而且由于我们系天然与社会联接非常紧密,我同时非常重视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但我也提出,艺术不是为了商业,而商业是为了艺术。这里要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我认为的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编辑:文凌佳】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