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预展过程中策展人李旭做导览,一一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2013年8月17日(99艺术网上海站 周瑾)下午3点,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大型展览正式开幕。此次展览以肖像为主线索,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作品形态,全景式呈现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
展览主题鲜明 架构清晰
本次展览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担任策展人,展览分主题展和特别项目两大部分,主题展由5个分支单元构成,分别是“具体的人”、“内心世界”、“身体语言”、“社会形象”和“未来生存”;3个特别项目为“大芬肖像”、“30年小事记”和“艺文中国”,主题展参展艺术家为117人(组),作品数量在300件(组)左右。通过对30年来中国人肖像的集中展示,给观众看到个体和群体关系的变化,更可以引发对人的身心状态、生存境遇和未来前途的关注。另一方面,从参展艺术家的年龄来看,落差几乎达到50岁;从作品的创作年代来看,跨度早已超过30年。严格地说,这个展览并不是中国当代肖像艺术的编年史,而是一个按照特定学术内容策划,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空间度身打造的主题性视觉艺术展示活动。
何以“肖像”作为展览主题?策展人李旭表示:“在筹备展览之前我们开过一个研讨会,在制定展览主题上,我首先想到的要是写实的,其次不能太宽泛。最终落实到肖像上,是因为肖像也是体现人的一种方式。这个展览归根究底就是关于人,关心人,关切人的状况、变化、精神面貌的发展,以人为轴心展开的讨论。”
策展过程 挑战重重
面对如此大规模且作品数量繁多的展览,对于一家刚创办的机构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由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身尚未建立藏品,策展团队为此遍访大江南北,在诸多机构、艺术家和收藏家的鼎力支持下,先后克服了时间、预算以及一系列难以预期的技术问题,让尽可能多的代表作最终出现在展览现场。另一方面,展览的搭建工程非常复杂,既要体现展览的整体概念,又要处理好作品单元的完整性和作品间的呼应关系,难度不言而喻。
对于如此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展览新闻发布会上,策展人李旭为此做出了解释:“这次的展览与以往所举办的那些大型回顾展完全不同,当然面对的问题也就非常多。因为我们已经明确了展览的主题并且我希望展览本身可以抓住大众的眼球,同时还要把这30年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因此展览的整体结构设计相当具有挑战性。但这些挑战,在今天之前都克服了。”
部分参展作品
主题展 作品来头不小
在本次大展的油画及综合材料类作品中,我们再次与陈丹青的《泪水洒满丰收田》、罗中立的《父亲》以及何多苓与艾轩合作的《第三代人》等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相遇。张晓刚尺幅最大的《大家庭》、刘小东的《十八罗汉》、喻红的《目击成长》、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以及李山、孙良、夏小万、许江、蔡国强、方力钧、石冲、毛焰、刘野、张恩利、刘大鸿、周铁海等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纷纷亮相。
展览发布会上,喻红谈到她的作品“目击成长”时说道:“这是我从1999年开始画的系列作品,每年画一张,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成长。其实这个系列作品代表的不仅仅是我本人,而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水墨艺术家中,朱新建、李孝萱、刘庆和、李津、靳卫红等名家都有力作参展,他们的作品以个性强烈的面貌展示出水墨绘画在当代中国的变迁。
雕塑与装置类作品中,谷文达、隋建国、张洹、岳敏君、杨剑平、向京、姜杰、刘建华、李占洋等艺术家的精彩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其中,谷文达的作品“联合国 - 人间”的创作材料来自于人的头发,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通过70个国家的理发店征集到几百万人的头发而创作出此件作品,可谓惊叹众人。
影像作品类别里,我们可以看到张培力、宋冬、缪晓春、杨福东、杨振中、徐震、崔岫闻等著名艺术家的新旧代表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大展的摄影作品中,除了展出顾德新、王劲松、荣荣映里、邱志杰、翁奋、苍鑫等人的观念摄影外,还对纪实摄影用醒目的篇幅予以呈现,精心选择了张海儿、肖全、陆元敏和韩磊四位当代名家的代表作。
特设项目 意义非凡
本次大展特别设置了3个特别项目,把历史视角、文化背景和社会关怀引入这个视觉艺术展览,进一步拓宽“时代肖像”的深度和广度。
“大芬肖像”是对深圳大芬村60位职业画师的集体提名邀请展,以群像的方式成为“时代肖像”大展的尾声。李旭希望可以通过这个项目表达“殿堂和草根的关系”。这是一次带有平等精神的跨界尝试,让专业的美术馆在重点学术项目中第一次正式接纳来自民间的肖像创作,同时以互动的姿态为当代艺术拓展全新的社会学语境。
通过“30年小事记”以年表的方式对中国当代文化史进行一次小小的综合回顾,以30年来视觉艺术的重要事件为主线索,结合了对文学、音乐、电影、戏剧等主要文化艺术门类进行梳理和呈现。
另外,“艺文中国”是一个48集系列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访谈式纪录片,通过这样的纪录片让观众更加了解一件艺术品诞生的过程以及更加深入了解艺术家本人。访谈对象包括崔健、徐冰、张晓刚、许江、蔡国强、谭盾、丁乙等。
人,永远是肖像的主题;人,也永远是艺术的主体。30多年一路走来,通过对肖像的回顾、考察与前瞻,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到中国人的面貌在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中所发生的巨变,并且通过此次展览能够在每一个观看者的心目中唤起对历史和今天的共鸣。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3年11月10日。伴随此次展览还将举办一系列教育活动,邀请包括展览策展人李旭、文学批评家吴亮、摄影评论家顾铮、音乐评论家孙孟晋和电影学者张真等在内的文化艺术界资深人士前来举办讲座,与大家一起全面回顾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三十年之路。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