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下一轮中国当代艺术高潮 新水墨或争主动权
0条评论 2013-08-28 09:32:12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 窝窝头

中国当代水墨话语权谁主导

随着上半年香港艺术博览会被巴塞尔所收购,更多的是西方的画廊为主来与中国在香港与中国的藏家、收藏家、与中国的画廊对话。下半年Fine Art Asia典亚艺博将于十月登场,据悉他们也会有一些与水墨有关的展览项目。

典亚艺博的两位联席主席兼总监对水墨也有各自的看法。

黑国强:“从艺术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面对的临界点就是中国水墨画的进化以后该怎么走?是以西方角度看中国水墨,还是我们自己东方角度先看中国水墨,当年中国当代艺术有这么迅速的成长主要还是以西方的眼光看中国当代艺术一路走过来的,所以现在面对的状况是值得我们反思,重新去思考该怎么发展下去。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市场怎么开发,怎么把我们固有的珍贵资源延续下去是值得探讨的。

我希望属于传统几千年建立起来的东西,话语权还是由我们先做起,比由西方的画廊做起要理想,从东方或者亚洲中国自己来看自己水墨的作品,以后的方向该怎么走,而不是由西方的市场来主导。”

许剑龙:“现在市场方面比较关注水墨、拍卖行也在做水墨的研究,可能他们的切入点很不一样,每一个切入点都是有一种思考的机会,但是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去探讨一下,怎么去看我们水墨的发展,水墨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存在,几乎上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特征,不是今天、今年或者是去年才突然发生的,所以希望大家也可以从一个传统的维度出发。”

谈到话语权的问题夏季风也表示:“实际上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西方的艺术主流美术馆、策展人、评论家对中国当代艺术是有一个预设的,也就是说中国当代艺术在他眼里边是怎么样的,实际上已经有一个现成的答案在里边,像前些年政治波普这一块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在我看来政治波普可能是代表中国当代艺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绝对不能涵盖中国更宽广、更悠久的一种文化的传承。

而且随着时间过去之后,我们发现他们也在改变一些看法,首先可能中国本土有很多艺术家也开始在反省,我们究竟是按照西方艺术主流给我们预设的方向去创作,还是比如说你另起炉灶,把自己最深厚的东西发扬出来,假如按照西方人的预设做艺术作品意味着你永远是成为西方艺术史下边的辅助部分,不太可能成为主流,也不太可能成为跟它平起平坐处于对话交流的状态,中国的当代艺术只能成为西方当代艺术史附属的一部分而已,人家可能是金字塔的塔尖,你永远是下面的基数。

所以从大的美学框架来看,比如中西方美学渊源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人作为中国艺术家是完全有能力,也是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得更加充分、更加淋漓尽致,在我看来现在比如说提倡东方性、东方审美,恰恰会让中国的当代艺术成为跟西方可以直接交流、对话、平起平坐的状态。两大美学的方向是不一致的,这样可能会让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史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

这几年事实上也可以看出来,西方对中国的关注上政治波普的东西慢慢兴趣弱了,对中国更传统的东西更关注,也就是说西方艺术主流以及藏家群体已经从所谓的政治波普观念慢慢更多地转向对中国更深厚的文化艺术的了解。

我认为的中国文化传统不是说现在重新返回去唐宋或者是元明清那种状态,还是有一个与当代性有关系的,与当下的社会现实是有关系的。我认为具备非常深厚的传统的文化底蕴,同时对当下的社会现实,不仅是中国包括横向的对世界当代的环境是有一个非常敏感的感知的艺术家将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当代水墨能否成为下一番中国当代艺术的新高峰是值得期待的,中国当代艺术能否在国际舞台上有所话语权是很多人在努力的方向。我觉得就“西方”、“东方”,“西方当代”“中国传统”这两组词,艺术家林国成在艺术创作中对钢笔与毛笔这两种工具的同时运用,正好做了诠释,钢笔更便利于细致的描绘一个事物,更细致地去描述一个对象。而毛笔的使用在墨和水加在一起会有一种不可控的东西,一种绝对可控的东西跟一种不可控的东西,这两种工具代表了两个不同观察世界的方法,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编辑:田茜】

编辑:田茜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