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吆喝自己的艺术 书画家斯文扫地
0条评论 2013-08-29 11:06:19 来源:浦东时报 作者:吴为忠

他说:“我非常喜欢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几个传本法帖,大多是生活便条。只是为了一件琐事,提笔信手涂了几句,完全不是让人珍藏和悬挂。今天看来,有这样美妙绝伦的字写便条实在太奢侈了,而在他们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是一种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在这里,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我相信,后代习摹二王而惟妙惟肖的人不少,但谁也不能把写这样便条的随意性学到家”。

无论是二王时代,还是“南张北齐”,其实,喜好书画都是一个生活态度,书画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商品,否则也成不了一代大家,他们的作品都是后人定的价,而许多大书画家生前的生活都非常窘迫。除了“鉴宝”节目热播,荧屏上吆喝书画作品的广告也出现了。这两天的凌晨,在辽宁卫视看到一则广告,号称张大千和齐白石的两位弟子也吆喝起自己的绘画作品了。其实,现在是市场经济,书画卖钱也不是新闻,更何况还有从事拍卖的这个行业。但是,由书画家亲自“摆摊”卖画还不多见。更让人吃惊的是,那些广告语过于夸张,话说过了头,反而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广告说,几十年前,两瓶茅台酒就可换到“南张北齐”的真迹,几十年后,拍到了千万上亿。现在,购买他们弟子的作品,一年翻十倍,十年翻百倍和千倍,谁拥有了这样的作品,就好比拥有了一座金矿。收藏界有一句名言,投资有风险。听到这样的广告词,你会相信吗?广告中提到的嫡传弟子的两幅作品,一幅是《泰山之巅》,一幅是《墨吓》,12平凡尺,售价是9900元。广告中还出示了由文化部颁发的所谓“润笔费”,记得是一平方尺是4万多,按这个价,乘以12,就是54万,现在只卖不到一万,这是多么诱人的数字。

我不知道,文化部是否有这个“润笔费”,作为对书画艺术还稍有点知识的人,恐怕是不会轻易上钩的。这倒像清场大甩卖,玷污了艺术的价值。近年来,各种虚假违法广告“千姿百态”、层出不穷,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言过其实,严重欺骗和误导广大消费者,为社会各界深恶痛绝。虚假广告为何屡禁不止、屡查屡犯?这其中,固然有广告发布者的利欲熏心、诚信缺失,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也难推失察之责。事实上,正是一些媒体采取默许放任态度、忽略广告审查职责,给了造假者可乘之机。

书画家如此吆喝自己的艺术,不仅斯文扫地,而且有虚假广告之疑,有关部门应该查一查,免得消费者受骗上当。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