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
高文,1935年5月生,山西临汾市人,原四川省文化厅文物处长、原四川省文物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已离休。现为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文物、考古、书法、碑帖、古钱币的学术研究,著作有:《中国画像石棺艺术》、《中国汉阙》、《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卷、《巴蜀铜印》、《四川历代碑刻》、《四川近现代纸币图录》等廿余部。
知识堂
一、画像石与画像砖的区别:
画像石:是特殊的浮雕形式:以刀代笔,或阳刻,或阴刻,或两者结合,还有浮雕的形式,或者浮雕与刻划相结合,可谓雕中有画,画中有雕。画像石通常是作为建筑装饰,镶嵌在祠堂、陵阙、更多是墓室内的门侧的砖室上。
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形状分大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
二、汉代画像砖的特点:
汉代画像砖是汉代当时墓砖、建筑等遗存下的带花纹文饰的砖雕,浅浮雕艺术品;分布于四川、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其中四川和山东、陕西汉代画像砖以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雕刻(模压)精良而驰名中外。所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以反映当时劳动人民及贵族阶层的生活场景为主,集中以农耕文化、水文化为主体,展示了巍巍壮观的汉代生活画面,是书画的另一个形式展现。
三、巴蜀汉代画像砖的特点:
巴蜀地区出土的千余种画像砖是汉代社会的缩影,是汉代社会面貌的具体描绘。巴蜀汉代画像砖在构图上独立而完整,结构严谨。画像砖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有生产生活,楼阙庭院、社会风俗、车骑出行、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装饰图案及文字等。画像砖不仅将当时的农耕,渔猎,手工业等生产活动收入其中,更多的是当时一般人民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它综合着政治制度,社会关系,生产能力,战争方式,道德观念,精神信仰以及艺术水平等各方面的内容;被人们视作是汉代的历史画卷,对汉代社会与汉代文化的研究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