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威尔士艺术美术馆版面
数字技术帮助探索博物馆秘境
记者:可以谈谈Google艺术计划使用到的技术吗?
AmitSood:艺术项目网站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虚拟博物馆之旅,通过使用室内全景技术,让人们能够像利用Google地图中的街景漫步城市街头一样,来虚拟游历博物馆的展厅。这里使用到的是室内全景技术(StreetView),通过对精选的美术馆内部环境进行360度全方位拍摄,当这些图像完美地结合起来,便可让参观者顺畅浏览博物馆内超过数百个展厅的内部景象。另外,每一个博物馆中,有特色的艺术品都被标注特定的经度和纬度,用户可以点击有关艺术品图像以获取更多详情,在这就涉及到了网站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艺术作品的“微景观”。这里使用了Picasa技术来传递高分辨率的图像,用户可以通过放大图像极细微地观察艺术作品的细节,亦可通过Google学术搜索(GoogleScholar),Google文档(GoogleDocs)和YouTube视频网站了解更多关于艺术品的资讯。
一些博物馆会挑选部分藏品,通过超高分辨率或10亿像素(gigapixel)的图像拍摄技术,拍摄数码图像,令作品的精彩细节得以重现。这些图像的分辨率极高,每幅都包含约70亿个像素,也就是比一般的数码相机清晰1000倍。为了达到如此高的分辨率,Google团队人员需要使用了专业摄像头、电脑系统及multisyncronisemovementunits进行拍摄,再利用Picasa技术整合上千张零散的图像。这样艺术作品都被分散成零散的小图像元件,以达到高水平的分辨率,并能够快速地进行缩放。所有的艺术作品在这里都可以量化为一个单位——像素,再加上度身定造的缩放检视器,艺术爱好者可以探索到一些他们以往从未注意过的细节。观众即使用肉眼都能仔细研究作品绘画风格和光泽等细微的细节,比如小汉斯·荷尔拜因(HansHolbeintheYounger)的作品《商人格乔治·吉塞肖像》(TheMerchantGeorgGisze)中的拉丁对句,又或在伊万诺夫(Ivanov)的作品《耶稣向群众显灵》(TheApparitionofChristtothePeople)中躲于树后的人。这些细节在任何一本普通的画册中都不可能看到,更别说是短时间站立在原作面前。
这些是Google艺术计划主要会用到的技术,因此对合作的博物馆来说,与Google的合作有三种形式:一、由博物馆提供高清图片和相关数据,Google负责制作上传;二、利用全景图(StreetView)小推车对展厅进行全景图像采集;还有通过“十亿像素”(gigapixel)技术拍摄制作70亿像素超高清图片。不管哪种形式的合作,双方均不涉及任何费用支出,但后两种模式需要Google派遣专业人员到现场操作。
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中有遇过什么困难?
AmitSood:每次拍摄时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室内拍摄不同于室外有充足的光源,在博物馆内展示的作品处于保护原因,大多有不同亮度的照明光,有的是白光,有的是黄光,有的光线很亮,有的光线很暗,这对拍摄有无可避免的影响,拍摄人员必须小心谨慎评估,找到最好的拍摄角度并在作品四周做适当的调整。同时,每一幅经典作品的拍摄都很费时,所以其实制作高清图片是一项耗时的工作。不过我们会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在最大程度上为用户呈现出好的视觉效果。某些特定的艺术品和合作机构要使用到的技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左右。我们的愿望是,利用现有的全部技术,尽可能展示更多的艺术作品。我们将试着扩大技术的使用范围,以便随着艺术计划的持续发展,在未来收录更多的艺术作品,与更多艺术机构合作进行合作。
记者:艺术计划实践了共享原则,但也涉及知识版权问题,项目怎样平衡共享和版权之间的矛盾?
AmitSood:关于版权问题,Google艺术计划和博物馆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以保护艺术品的版权。在艺术计划网站上展示的艺术品的高分辨图片所有权归博物馆所有,它们是被全世界的版权法律所保护的。而通过Google室内全景技术拍摄到的图片所有权则归Google。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