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尘的情结:史金淞“灰度”在汉展出城市记忆
0条评论 2013-09-04 10:42:01 来源:楚天金报 作者:李翌

武汉灰

志愿者依照艺术家的要求,用颜料“武汉灰”在镜子上绘出自己的形象。

60多位学生参与完成

从汉正街到武泰闸 收集镜子和衣柜

史金淞以作品观念与材料的实验性蜚声国内外,他的作品常常以出人意料的材料与形式给人深刻的存在感,并传达独特的思考。《灰度——武汉灰》是他与本地年轻艺术家、学生的互动交流中现场创作的行为装置作品。

今年4月,史金淞应邀赴湖北美术学院讲学,并带来了新的作品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他的思考。他让这60多个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由收集他们认为能代表武汉的灰尘。史金淞也带着几位学生到汉正街批发了各种镜子,接着又到武泰闸,沿街收集不同时期的各色衣柜,“我们几乎横扫了所有带镜子的家具,连同它们经年累积的尘埃”。

学生们收集的灰尘,承载了他们和这个城市曾经或现在发生的关系。有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画作全都烧毁,变成了粉末;一个学生把自己给前女友画的肖像变成了灰尘;还有一个学生细心收集他窗户上许久未曾擦去的尘埃。

随后,史金淞汇集的这些有故事的灰尘,一部分被调和成一种叫“武汉灰”的油画颜料,用这种颜料在镜子前闭上一只眼睛,勾画出自己;另一部分被和成陶泥,在指掌缝隙间拿捏出各种形状,成为作品另一部分“微妙江山”;剩下的再研磨成更细腻的釉料,喷在江山之上,1200度高温之后,“武汉灰”的色度色相呈现在眼前。

作品承载城市记忆

从男孩变成男人 吻合青涩的灰

今年5月,史金淞的这件作品参加了2013年巴塞尔香港国际艺博会(相当于“艺术界的奥林匹克”)。

史金淞说,他在武汉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从男孩变成了男人,并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当年的文艺青年,现在成为一个过日子的匹夫,曾经那些宏大的东西也渐渐变得具体。”史金淞告诉记者,制作出来的“武汉灰”淡淡的,是一种青涩的灰,这和武汉给他生命留下的印象十分吻合,一种青涩到成熟的记忆。

相对于“武汉灰”,更早创作出来的“台北灰”,则另有一番感觉。2011年底,史金淞在台北做一个戏剧项目。收集了一些老物件,按预期的计划,几百人参与将这些物件砸碎,碎块拼成一个花园。但按照当地法律的规定,一些带有个人信息的书信、照片、票据等,如无授权,不能对其进行处置。颇为无奈的史金淞,只能决定将它们烧毁,而所有东西都变成了灰尘。他把这些灰尘调制成颜料,残骸变成了园林,黑烟变成了水墨。这些“台北灰”十分符合他对台北的感觉:灰灰的、黏黏的、湿湿的、人情味很重。史金淞认为,灰尘构建这个社会的关系,也见证了无时不刻发生着的故事。每颗灰尘里都有无数个故事,可以用来描述过去和描述未来。而接来下,史金淞还会做出更多的“灰度”系列。

一种关于灰尘的情结

近几年,史金淞的艺术作品逐渐在发生变化,不管是从材质上,还是其所关注的问题。2008年之前,史金淞以尖锐、闪着寒光的利刃被人熟知。评论家认为,这种尖锐如此直接而不加调和地被灌注在作品中,在种种移花接木和冠冕堂皇之下呈现的恰恰是艺术家本身的困惑和思考。

如果说,给人尖锐感的直观表达呈现的是艺术家的困惑,那关于灰度的思考,史金淞思维则清晰而充满哲学的思辨。例如,史金淞认为,镜子本身是人类用于认知自己的工具,在镜子前用“武汉灰”描绘自己,画出来的画面却和真实的自己有着偏差。他表示,我们认知这个世界,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比如语言,比如知识,这些工具承载着一些信息,每个人通过这些信息,形成了自己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但应该都是有偏差的,而且是十分遥远的。构建的灰度,也同样承载着一种信息、一些感觉、一些故事,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编码。

说到灰尘,史金淞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几年前,史金淞的老师湖北著名雕塑家项金国说,史金淞搬家恨不得连灰都要拿走。但事实上,史金淞搬家真的连灰尘都要搬走。工作室里的工作人员都知道,“除了用过的白纸,这里没有废纸。”史金淞说,凡出现在生命中的,无论是人、事或者物,包括每颗可以留住的尘埃,这些都是神奇的恩赐,都有被珍视的尊严,“我因这些存在而渐次察觉并接近自己!”

史金淞,1969年出生于中国湖北当阳。1994年毕业于中国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现生活和工作于武汉及北京。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