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与实践之间——2012年第六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0条评论 2013-09-05 14:14:3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周朝慧

2012年第六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现场

2012年第六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现场

2012年9月16-17日,第六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于西安美术馆举行。会议由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组委会、西安美术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批评基金、中国艺术批评家网、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协办。与会人员共计七十余名,包括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界的各地学者及相关媒体。年会的轮值主席为皮道坚先生,学术主持为彭德先生。

理论的批评

“批评的理论和理论的批评”是第一天的会议主题,其中的议题——“批评话语本土化的反思”成为此次年会的讨论的第一个热点,批评家们坦诚地做起“自我批评”,投入到自身学科的反省建设。

16日上午,段君先生以“转换性创造批评话语的本土化”为题,谈了他对外来批评语言本土化的认识。段君谈到,在艺术批评的写作和讲演中,存在较多“未经消化的概念”,“外来理论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运用得不太理想”,并提出通过一方面批评(语言)回归传统,另一方面在西方理论下提供本土性议题的方式,实现批评话语的本土化,以期“更为真实地谈论艺术”。

次日下午第一分会场,批评家们对此问题各抒己见,作了进一步探讨。主持人盛葳先生以徐冰的作品《转化》为例,指出语言隔膜与文化差异的直接关系,引发会场对此问题激烈的讨论。在主持人鲍栋先生的建议下,去年对此问题发起“芜湖宣言”的吴鸿、杨小彦发表了意见。2011年11月吴鸿等批评家于安徽芜湖发起“芜湖宣言”,“提倡艺术批评的‘低碳化’用朴素的语言,回到艺术现场,回到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身;反对艺术批评的‘高碳化’:也就是反对‘大词化’、哲学化、‘老外化’和翻译化的艺术批评写作风气。”吴鸿先生首先提出质疑,批评话语的本土化具体何意?并指出语言与思维方式的一体性,现代抽象、逻辑的思维方式已难以回归文言文的本土语言形式,而“芜湖宣言”正是反对让思维停顿的翻译化语言障碍。杨小彦先生回应说,本土化指的应是“本土问题”,并认为“本土问题,平实的语言,实证的材料,谨慎的结论”会使批评更有意义。殷双喜先生认为发言应避免简单的“知识搬移”,进而简化发言及文章。舒阳先生针锋相对地指出语言本身不是问题,只要符合逻辑,无在乎语言形式的朴实或华丽,而传统文化的断裂和西方理论的直接植入才是文化隔膜之根本原因。管郁达先生随即同意,语言不是问题,呼吁批评家不要停留在“大词化”的概念,而应从态度立场等做踏实、细致的工作。从事西方文艺翻译的常宁生先生同样也表示,当今中外融合、艺术多元化,不应再固守于用本国传统去局限语言。杨卫先生形象地指出批评界中的“思维腐败”,即理论文章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质问批评文章的读者群在何处,反省批评文章的若以社会层面为读者,则应去除“腐败”陋习。同时第二会场中,李晓峰先生不谋而合地也谈到“语言腐败”,反躬自问批评家的语言叙述方式。刘礼宾、苏坚先生也参加了此问题的讨论。吴鸿、杨卫、盛葳、蒲鸿对“语言共同体”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议题的激烈讨论,恰恰说明了语言问题复杂及丰富。

在讨论的最后,皮道坚先生申明专业文章与大众传播之间的问题,皮老师认为专业文章与大众传媒应该划清界限,如果两者对接,则中间需要沟通的过渡。管郁达先生也表示,如何把当代艺术的学术成果,雅俗共赏,深入浅出地普及,需要艺术各界人士及制度来共同完善。

批评的理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一天几位主讲人从西方理论入手,极大地丰富了批评理论。

皮力先生以“走向‘反形式’的形式理论——晚期现代主义理论的转向”为题,介绍他对西方晚期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理论转向的研究,阐述了格林伯格的平面性如何被转化为社会的空间。邵亦杨女士以“艺术死亡之后的艺术批评为题”,借助丹托的“艺术死亡”理论,表明视觉文化一方面作为新的观念艺术的生成方式,另一方面也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批评范式。汪民安先生介绍了引起了世界左派知识分子的欢欣鼓舞的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的理论,具体阐述了“赤裸生命”的概念,即古罗马时期,不受法律、政治保护,没有任何保护的社会群体。杭春晓先生以“能指的隐藏域流变批评、历史写作的知识生成”为题,通过一张60年代雷锋的做好事的图片,引人入胜地对雷锋摆拍照片的背景分析和现实意义进行解读,通过能指与所指的逻辑推算,阐释了他对理论研究、图片运用和东西方话语权的认识。

当代艺术的操作与理想

对于“当代艺术的理想与操作”议题,鲁虹、王林、陈孝信等人现身说法,例举了各自在当代艺术操作中的具体问题。这些有关个案的阐释,反映了批评家们对当代艺术现状的积极关注与高度敏感。

与会者中不乏一线策展人,他们的发言指出了艺术操作当下面临的问题。朱其先生谈到,专制主义,即政府的压制,以及后殖民主义,即国际的体系对当代艺术的一种扭曲性、偏见性的解释给策展和批评带来双重阻力。杜曦云先生认为,当代艺术的推行过程中,批评家常常落后于艺术家,他主张批评家应多跟艺术家交流,一起成长,这样的话,工作才可能更有建设性。李琼波先生从美术馆的角度来看,谈了一些他关于资本和艺术的关系问题,其中举到美国的基金会的一些大型的操作案例。朱青生先生回顾了去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十大年度艺术事件,讲到了尤伦斯事件、艾未未纪录片于纽约播放等。第二会场上,杨卫先生指出,大部分批评家增加的策划身份,即是操作,并强调理想应与操作结合,以理想这种“起点的能量”去推动操作的持续进行。

市场经济已对艺术产生强制约,批评仅凭理想、勇气与职业操守已难于应对。陈默先生的发言以“当代艺术理想是什么?”为题,认为政治经济已使单纯的“理想”变色,那么将这些新老问题在当代艺术研究中综合解决,应是坚持的一种理想。

批评的转型

在16日皮力、邵亦杨的发言可以看出,“从社会评论到文化评论,当代美术批评的这一内在转向本身基于艺术思维方式与艺术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在17日的讨论中,闻松先生指出,“批评转型背后是艺术体制的转型”,网络媒介如微博的短、平、快特点可大大提高批评的效率。顾丞峰先生的发言指出了批评转型的几个变化:批评的常见方式、批评家身份和批评家的素质,以及批评家策展的大幅增加。鲁明军先生认为批评之所以转向,是因为批评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反之则“进入不了作品,进入不了艺术。”此外,顾丞峰先生还介绍了当代艺术中 “全觉艺术”的全新概念。

同时,闻松和朱其在对希克藏品是否为炒作过分发生了意见分歧,闻松认为媒体对希克大肆炒作,而朱其则认为三十年的时间否定了持续炒作的可能。陈默、杨卫等人对炒作各自发表了意见。

庸俗形象工程评选

本次年会增加的“十大庸俗形象工程”公开评选旨在引导批评家广泛参与到现实生活中,成为本届年会的一大焦点。16日下午,彭德先生对十三个候选项目进行了演示介绍。随后,众批评家就美术批评界该不该评议建筑、形象工程的措辞问题、评选活动的意义何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讨论,将会议的进行推进高潮。次日第二会场再次对庸俗形象工程的美丑范畴,建筑所体现的价值观等再次进行了讨论。17日年会尾声内部公布了评选结果。

批评家个个口若悬河,批评家们的会议也常难免自说自话,此次年会众批评家切磋交流、共商时弊,看来不易。16日下午会议结束时皮道坚说,“这次会议是我参加过的批评家年会出勤率最高、早退率最低的一次会议”。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