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个艺术特区拥有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就是创造一切条件吸引高知识、高素质、高收入人群来参与这个艺术特区的建设,并生活、住居在这个艺术特区。这需要该艺术特区的政府与全社会对来到这个艺术特区的个人的普遍的、真正的尊重。
宋庄无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架上画艺术最大的基地,也是中国当代集聚艺术家人数最多的文化产业集聚区,还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依靠众多艺术家自己筹资建设起来的乡村里的“艺术都市”。这里拥有在中国拍卖市场上占据最夺目数字的艺术家群;这里已形成了一种“洼地效应”,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这里得到身份认同,宋庄正在形成前所未有的艺术生态规模。目前,宋庄已经聚集了8000多名画家,画家来自的区域几乎遍及世界各地,而且还有继续扩大之势。许多画家已将宋庄作为“架上画的圣地”“艺术家的特区”“中国的架上画之都”。全国各地的很多艺术先锋人士非常希望能够在宋庄一展雄才,在各地已经小有名气的画家都希望在宋庄获得一席之地。这说明宋庄在艺术家的心中位置已经接近20世纪初期巴黎在当时艺术家心中的位置……
两难境地
然而,现在的宋庄艺术集聚区却面临着十分“矛盾”与“纠结”的困境:“聚集与离散”“吸引与排斥”“品牌与税收”“艺术与市场”“政府与艺术家”等相互关系的处理,使得宋庄处在“发展与停滞”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冲着宋庄艺术特区的名声陆续向宋庄集聚;另一方面,许多满怀豪情壮志的艺术家对于宋庄目前的政策环境、管理机制、艺术氛围等感到困惑而纷纷离散。
一方面,宋庄以及通州区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打造“宋庄艺术区特区”系列品牌(国际当代艺术创意中心及卡通产业集聚区;北京当代文化艺术创意中心与文化制造业基地;通州文化产业第二极,以此为支点,全力打造“中国•宋庄”品牌。);另一方面,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艺术家创造激情产生着较大的矛盾,很多投奔宋庄的艺术家租不到画室、很多艺术产业投资者找不到投资机会,满腔的创造激情实际上被现有的体制所排斥。
一方面,许多艺术家和文化企业家在不遗余力地打造宋庄艺术特区的各类品牌,传播艺术家个性鲜明的画作品牌;而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理念上的“一切为了提升GDP”的观念,使得许多艺术创作和艺术探讨行为都被迫变成赤裸裸的创造税收的活动。其实,宋庄画家村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创造税收,增加GDP,艺术产业的巨大价值很大层面上是改变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真正的艺术创造,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不断地倡导人类精神上的自由与快乐。类似宋庄这样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目的是要改变人类的需求方式,摆脱过去那种“以实物需求为核心的增长模式”,创造一种“以追求内容、文化、感受、体验等更接近于人类实质需求——幸福感为核心”的需求模式……它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像我们古代先贤们那样,在那个时代物质生活并不丰富和宽裕的环境下,依然悠然自得地创造出至今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遗产,传承中国古代圣贤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改变人类目前的“以实物需求为核心的增长模式”与消费方式……宋庄的一位领导曾经说过,“在这个时代,我们宋庄如果多吸引几个拿起画笔的,世上就会少几个拿刀枪的……”。
一方面,艺术家们在奋不顾身地张扬个性、探索艺术真谛,用自己的画笔创造出一幅幅惊世骇俗的艺术作品,用自己的独特审美眼光和艺术理念设计出一栋栋个性鲜明的画家工作室和充满眼球诱惑性的各类艺术建筑体;另一方面,商业的利益与金钱的侵润,导致宋庄很多的建筑物留下人们诟病的口实。著名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栗宪庭在一次宋庄的展览会上表示:“艺术商业化和艺术之间有点像水和舟的关系,商业之水可以载艺术之舟,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赞助艺术机制的国家,艺术家尤其是自由艺术家的生存和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得依赖艺术商品化的途径,这也是近几年我在不违背独立批评和不取利的原则下,把主要精力用于和当地政府合作,努力建立一个良性艺术产业环境的原因。”
一方面,政府积极扶植宋庄艺术集聚区的发展,给宋庄成立了许许多多的管理机构,也拿出财政款项帮助宋庄开展类似艺术节之类的各种活动,并且投巨资建造了艺术服务中心、宋庄美术馆等大型公共服务平台;而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架上画艺术特征的理解以及宋庄作为艺术特区的核心要素认知同艺术家们存在明显的差异。“宋庄的生动在于艺术家群体的生动,宋庄的活跃在于艺术家群体的活跃”。
“如果不将宋庄未来的发展放在一个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大背景下去考虑,那么无非又多了一个带点文化波澜色彩的经济开发区,而对可能带来新文化方向的潜在破坏性,足以令人忧虑和警醒。”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