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严力:黑色的圆舞曲
0条评论 2013-09-09 15:21:05 来源:投资与理财  作者:陈柯伊

初见严力,绝对猜不到他已年近花甲。时髦的红发、一身休闲装,手拎电脑包,能迈着轻快的步伐,与你有说有笑地聊着。字里行间,他流露出来的是一位诗人的气质和一份经历岁月的淡然。时间和阅历沉淀了他对这个社会的看法,对人性的理解,也炼造了他处世的心境。

黑色,是逝去时代的生命象征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前者是无形无相的听觉艺术,后者则是有形有相的视觉艺术。严力选择用一张黑胶唱片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在圣歌画廊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画布上的音乐会”,这也是此次展览的名称。

为什么选择了黑胶唱片作为绘画的材料呢?这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与地点不无关系。上世纪80年代磁带与光盘的兴起,使得黑胶唱片在美国家庭中失去了地位。严力回忆:“美国垃圾车每周三到居民区收固体垃圾,很多人把唱片扔了,我当时就在思考是否可以把黑胶唱片作为绘画材料。1985年我从中国出去,当时我们的认知艺术必须是在纸上或者画布上,没有想到任何材料都可以成为制作艺术品的材料。我在展览中看到安迪沃霍尔的罐子,之后便开始尝试将唱片与画布、颜料结合起来,甚至把唱片软化做成饺子。”1987年,严力开始在纽约制作“唱片系列”,把淘汰的黑胶唱片当作材料,与丙烯颜料和画布放在一起创作,直到1993年中断。后来,在2001年到2007年制作了“砖头系列”,20 08年把“唱片系列”和“砖头系列”合为一体,成为“砖唱系列”——也就是这次画布上的“音乐会主旋律”。

在严力看来,“音乐会”在此其实是一种泛指,更多的是指思想、色彩、时代、语言等各种元素之间的交汇与碰撞。他的作品中那些露着肚皮扭动的人就像沉溺在舞曲中的人,暗指MP3、MP4这一代的人,借以表述当代的一个现象:“谁不愿意整天沉浸在莺歌燕舞之中呢?可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纵情的欢乐是需要基础的,而这个基础是需要人的付出,在这摇摆、旋转的音乐会中,实则透着一种人们对于生活的幻觉。”

当观众在现场走进这些作品时,透过画布上的黑胶唱片的反光便能看到我们自己的样子,这就将观众引导进入一种内省的状态,进而反观我们这个时代,思考这个时代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艺术家说他发觉“唱片的黑色比颜色的黑色更具有生命力”。黑胶唱片本是那个已经逝去的时代的象征,许多音乐经典通过黑胶唱片得以流传,而它的材料在新世纪却象征了被淘汰。黑胶唱片在艺术家的理解中,既象征了音乐文化的承载,也象征了因强烈的竞争与科技发展而不断产生的材料及载体的淘汰。

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年轻的人们在准备起义前这样唱道:

Red - the blood of angry men!(红色,是愤怒的热血沸腾!)

Black - the dark of ages past!(黑色,是被抛弃的愚昧世界!)

Red - a world about to dawn!(红色,是即将破晓的天空!)

Black - the night that ends at last!(黑色,是为长夜敲响的丧钟!)

黑色,似乎贯穿着古今中外每个时代,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意义。黑胶唱片的黑色,与歌中象征死亡与逝去的黑色不同,当它在唱片机上不停地旋转,演奏出的是一种生命的张力,当它定格在画布之上,则渗透出一种人性的永恒。

诗与画,是不可替代的旋律

诗歌与绘画对于严力而言,是不可替代而又缺一不可的两样东西。诗歌难以言喻时,他用绘画表达;绘画难以表达时,他用诗歌描述。他先是诗人,后是画家,而现在诗人严力与画家严力同时在成长。

严力有时在微博在会发一些短小细碎的诗句,他把它们叫做“诗歌口香糖”,“有味道你就多嚼嚼,没有就吐掉,不设保质期”。他说诗歌语言有绘画替代不了的部分:“我有一首诗,说鱼钩在水里,很寂寞,自己游起来,游着游着,索性自己吞下了自己。在文字上你觉得它很巧妙,但就无法用绘画来处理。还有一首诗,说的是一觉醒来,发现今天比平时美好,还发现手上有血迹,这才想起来,昨天晚上我杀了那根上吊绳。我仇恨这种自杀的东西,语言直接带给人的强烈感受,这就是绘画替代不了的那个部分。”

他同时也强调:“诗歌代替不了绘画的部分,则在于颜色的强烈、色调的搭配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那是一瞬间就会发生的事情,用不着语言翻译。这也就是诗歌与绘画相互替代不了的原因,也是它们至今独立存在的原因。各个类别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如果它们能互相替代,那么就只需要一种存在了。”对于他而言,绘画相较诗歌,包含了更多的装饰性,“当我用那些完整的或者是破碎的黑胶唱片进行创作时,我会考虑构图、平衡、色彩关系,很多审美的、视觉的东西。首先你要眼睛看得舒服,人天生对色彩就会有感知。”

严力1973年开始诗歌创作,1979年开始绘画创作,时间相隔并不算长,而且可贵的是都坚持到了今天。说到他开始绘画创作的缘由,还是离不开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看严力的诗歌、绘画、摄影、小说等,会发现他一直在尝试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我,在探寻一种与自我情感相契合的语言。“当时的社会现状基本都是政治词语、阶级斗争词语,作为自然的人性,它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很多的东西被政治运动给压抑了。从1978年以后,社会慢慢开放,有很多东西可以进行表达了,因而有一种表达的冲动。”那时严力诗歌已经写了五六年了,突然开始绘画,一方面是表达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有家人和女友潜移默化的影响。

8 0年代初,西方现代各流派对中国艺术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严力也是在这个时候接触到达利、玛格丽特、杜尚等西方艺术家的作品。超现实主义对严力的影响首先还是源于他的“诗歌情结”。

“因为超现实主义一开始是诗人做的,但超现实主义的诗歌中包含了太多的实验性的东西、下意识的写作,没有广泛流传,但它们的理论和诗歌精神让绘画的人受益。包括超现实主义开始用一些综合性材料、包括拼贴的方式,都对我产生了影响。”

在严力看来,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时间够,诗歌、摄影、绘画都可以尝试。“拿我来说,绘画、诗歌、摄影、办杂志我都做过了。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表达你的思想和你的感情。”

看严力的诗歌、绘画、摄影、小说等,会发现他一直在尝试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我,在探寻一种与自我情感相契合的语言,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创作对于他而言,都是一个不断地反省、向内心深处回归的过程。

记录这个时代是你的责任

仔细看“砖唱系列”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品更多的还是关注当代的社会现象,包括《都市是她的梳妆台》、《花季时节的音乐性》、《时代的肚皮》等作品中所表现的“肉体、城市、欲望”等都是这个时代的象征。严力在他的“砖唱系列说明”里写道:“窗户和砖头象征了禁锢、向往、空间、资本运转和社会发展,房地产在全球都市人生活中所占有的经济指数越来越高,砖头更象征了都市人被昂贵的物质生活费用压迫后,还要被码放整齐的命运”。严力将他的作品紧密地与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你活在当代,记录这个时代是你的责任。”

的确,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获得的感知、感受都是其他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感觉不到的,正如我们无法记录100年前的事件,也不太可能记录100年后的生活,每个人只能记录他所在时代的生活。

“其实,文明就是这么积累下来的,像敦煌壁画中所记录的宗教艺术,让我们看到当年的色彩、造型,他们对神的敬仰。我们看到唐朝、宋朝的瓷器,每一个时代有不同的物件、不同的舞台的记录方式。你活在这个时代,你就可以用你的方式记录它。但人性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永恒性。从人类诞生到现在,人类身体里的器官没有被换过,功能没换,几千年前人类所感知的情绪其实和现在是一样的。所以很多东西,是千年不变的。”

对于人性这种“永恒性”的认知,与严力在美国的生活感受也不无关系。他刚去到美国的时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生活哲学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一两年之后,他却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人性中的喜怒哀乐、嫉妒、自私这些都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在严力的作品中,他更关注的也是精神层面、是人性本身。

从自己做起,这个社会才有希望

在科技信息发达的今日,每个人每天都面临“信息轰炸”,信息的量大到使人们来不及消化,也丧失了消化习惯,接收到什么就是什么,来不及思考人本身究竟需要些什么。“在某种程度上,现在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已经不够了。现在极端物质化、极端器官享受化,造成了一些危机。”

艺术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已经非常多元化,但在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往往还是更关注物质层面,而忽略精神诉求。“现在所谓的报道都在谈一张画的价格,而不是谈它的内容,谈它对社会的作用。金钱这个东西就是太具体了、太表面了、太器官了。因为活得太器官,你才会在乎它值多少钱,如果你活得精神一些,你看书、和朋友聊天,根本花不了多少钱。所以,我们现在要调整风气,鼓励人们多阅读、多去做一些精神建设,物质其实是很有限的。”

严力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天,苏格拉底带他的弟子去集市转了一圈,转完之后对弟子说:‘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东西我用不着的!’这样的认知在千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我们不宣传它,所以我们又变得盲目了,这也证明人类的文明走回头路是很容易的。”这或许又印证了艺术家所说的永恒性。懂得这样道理的人一直都在,可不愿意懂也不愿意这样去做的人总是占更多数。

“很多人问我,你觉得中国的文化传承有没有希望、中国人的素质有没有希望提高等问题。我说其实很简单,你提问的人从你做起,我从我做起,每个人从自己做起,这个社会才有希望。从今天开始,从自己做起,一切问题就解决了。谁都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雷锋。”从严力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艺术家从记录社会问题到反映社会问题,再到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最好体现。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只有基于时代责任感的创作,才更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与普世的价值。

采访到最后,再回过头走进严力的展览,似乎更能感受到唱片的黑色在画布上所展现的生命力、他绘画中的飘飘然的诗意以及艺术家对这个时代的沉重的记录与反省。他的作品中渗透出一份从容与惬意,但又不乏自省与鞭挞。

想来,在某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踩着黑色圆舞曲的节奏,嚼嚼“诗歌口香糖”,听听他“画布上的音乐会”,定是美事一桩。

编辑:admin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