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圆桌会议
日前,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开幕,作为上海“老三样”的代表,退出公众视线已久的上海牌手表再次现身。不同的是此次现身,上海牌手表却与知名艺术家结缘,改头换面成为了新兴艺术衍生品。
艺术品市场盗版横行
根据文化部最新发布的《2012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去年我国艺术授权品、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交易总额为180亿元。而欧洲艺术基金会报告则测算,今年中国内地的艺术衍生品市场潜力为300亿美元以上。
各大艺术机构纷纷看好国内艺术品市场,然而国内艺术衍生品机构却叫苦连篇。国家文物局的调查显示,国内衍生品产值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博物馆仅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两家,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年的衍生品营业额则为3亿新台币左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商店年销售额则高达7亿人民币。
沪上知名艺术家张桂铭告诉记者,长久以来,西方艺术品市场是“两条腿”走路:一是通过画廊、拍卖等一、二级市场销售原创作品,另一方面是通过艺术商店对外销售艺术衍生品。而在国内却是另一种现实,一方面国内一、二级艺术品市场早已突破千亿,另一方面艺术衍生品庞大的市场潜力却找不到突破口。
对此,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袁力强表示,造成国内艺术衍生品市场“瘸腿”的主要原因是盗版产品侵占市场驱逐“良币”。
“联姻”营销双双获利
在日前举办的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上,知名海派艺术家张桂铭与上海牌手表合作的首款限量艺术腕表“上海·翔”男士腕表正式公开发售,同时发售的还有“永久·风起”限量女士艺术单车,定价均为4000元左右。
对此,上海艺术版权开发中心副总经理华凌磊表示,通过借力沪上老字号,可以实现艺术衍生品和老字号的共同发展,让产品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性,同时由于相关产品均为限量发售,具有一定市场收藏价值。
而对于首次涉足艺术腕表的沪上老字号“上海牌”手表来说,两者的结合无疑给这个急于转型的老字号带来一线生机。上海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海明向记者透露,与艺术家的合作将开拓上海牌手表的市场,在保全已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塑造中高端市场,加速上海牌手表转型。此前,上海牌生产的梅兰竹菊限量款手表一经发售就全部被抢光。
而对盗版问题,上海艺术版权开发中心将发起组建国内首个艺术版权法律维权联盟,通过集体维权来降低国内衍生品维权成本。记者获悉,未来这些限量版的老字号艺术衍生品将登陆美术馆与博物馆进行销售,目前已有不少消费者进行认购。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