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素描 109×79cm 2013年
谭:对。好比我画这个“圆”,我将这个圆看成一个生命的痕迹,生命的变化,那么这个圆就不是具体的,而我一旦画具体了,我就失去了自由。这个就如同我们说,画一个美女,要把她画得特别美特别像的时候,其实是不自由的。相反我能够从画一个我心里认为美的事物中获得自由,这是我理解抽象和具象很重要的区分,一个非常自我的选择。所以说绘画的时候,我就感觉画成什么样都行,按照心情走。
记者:是属于艺术家有感而发的,根据自己的思想包括情绪来创作的一个东西?
谭:对,应该是这样的。其实每个艺术家不论画具象的或抽象的,其实都有这样的愿望。只不过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方式,对我来讲更自由的方式。有人觉得把这个东西画得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样子,而且确实也很像那个样子,但是他内心也很自由的话,那是他的选择,只是选择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这就等于说我们上学的时候,画素描,大卫石膏像,可能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让自己画得好画得像,画完之后自己也觉得充满了成就感。
记者:您的作品画起来是不是很快?需要提前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吗?
谭:快,真快,但是也不需要提前准备什么。你问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这样的创作方式其实与我的工作性质和创作需要也有些关系,因为我在学校上班,还有课,所以经常有电话或者学校的事情,到工作室来画画的时间就变得比较短,我经常中午开车过来,就在这儿画,有时就画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所以我在“自言”展览的前言中也写过,我画素描时,就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两分钟或者5分钟画一遍,画完了之后就放下,下次再来看的时候,觉得不好,我就将画的东西擦掉或者覆盖掉,重新再来一遍。每一次的创作都采取这样的方式,一遍一遍地画、覆盖、画、覆盖,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种创作方式的出发点不带任何预设,没有所谓事先设计好的,或者打算要画成什么样,我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开始。在创作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受到,瞬间的表达是最真实的,最能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验,特别是带有表现性的这类抽象,偶然的东西是永远无法重复的。今天艺术中符号化的东西非常多,如果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还想要做到不重复,不断地有新东西出现很难。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创作的习惯。这也是我个人的创作方法,和其他一些艺术家的不同之处大概就在这里。
记者:您毕业于版画专业,现在看到您的作品以绘画居多,现在还会做版画的创作吗?
谭:会。虽然毕业于版画系,但是上学时基础课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当时画写实之类的基本功训练也非常多。无论版画还是绘画,总归来说都是画画,只不过这两种语言的工作方法不一样。绘画是用材料、颜色来构成,版画则必须通过印刷的方式。在我理解,绘画是边走边看,一点点从底子做起,再加色彩,最后把一个东西绘制出来;版画不行,版画从创作开始就得想好了,分几块板,颜色怎么套,你需要把全部的程序想完了,然后压成一件作品。有时候印出来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有时候又和我的想象一样,也可能超出我的想象。对于我来讲,这两种都是我的表达方法,所以我一直是一边画画一边做版画。现在也是一样,版画也做得很多,只不过我的绘画和我的版画越来越接近了,可以合而为一,都基于“自由”这样一个出发点,只不过一个是刻在板子上,一个是画在画布上。现在对我来讲,以什么样的方式创作,画出来的是圆还是方其实都不重要了,完全根据自己当时的状态来创作。观者看我的作品能够感受到我创作时的情绪比较烦躁,或者非常平静。也可以说我的作品表达的是我最为真实和自由的状态。如果说在我的创作中还在强调什么的话,那就只有绘画的直接参与性,自己的思想、身体和手的直接参与性。这一点通过画也好,其他的方式也好,只要是拿支笔在纸上留下一道痕迹,这个痕迹就是最真实的,也是最个人的东西。
记者:您作品的表现方法和形式上,还有些中国元素和西方绘画的融合。
谭:看过了西方之后回过头来看中国的文化,你就会发现,中国文化非常博大精深,这是西方所没有的,西方哲学是解决问题的,擅长将某个具体事物分析得非常清晰、准确。但是东方的文化,强调自己去体验和体会。几乎所有在西方生活过的艺术家,都会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对自己文化的关注。在这种契机下,艺术家很容易就开始尝试东西方的结合,结合的方式是什么呢?在一开始的时候,往往都会使用一种自己文化的语言直接嫁接。好比说,喜欢用中国的水墨来表达当代艺术,用平面化的东西表达当代艺术,包括我们喜欢极简主义,其实也是从极简主义当中看到了禅宗的意味。大家走的路都很相同。但到了一定程度,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越来越无所谓,是可以被抛弃掉的。因为无论是画具象还是抽象,真正的核心实际上始终根植于:你是一个东方人,你的生活观、艺术观和哲学观始终都是东方的。
谭平,1960年出生于山东烟台,后成长于河北承德。1984年谭平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并以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谭平获德国文化艺术交流奖学金,与妻子滕菲一起远赴海外求学,于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学习深造后,获硕士学位和Meisterschule学位。回国后的谭平继续效力母校,并组建设计系。2003年至今为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他先后出版有《设计基础》、《精神的游历》、《成长的故事》、 《艺众--设计:以访谈的名义》、《渡》、《谭平版画》、角色--设计:以教育的名义》、《越位--设计:以传承的名义》等著作。1994年11月,谭平作品《无题》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第十二届版画作品展”此后至2011年连续获“国连环画美术展览 金奖”、“北京市书籍装桢 银奖”、“全国鲁迅版画奖”、“2001年全国第七届版画 银奖”等9个奖项。其作品除在国内有深远影响和广泛被藏家收藏外,更是被诸多国外知名美术馆青睐,如美国波特兰美术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丹麦科灵现代绘画美术馆都曾收藏过他的作品。
【编辑:谈玉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