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才辈出的民国北京书画界
0条评论 2013-09-23 17:00:47 来源:收藏界 作者:吕友者

民国时期的溥儒

民国时期的溥儒

市民在古玩铺赏画

市民在古玩铺赏画

周肇祥

周肇祥

三、购藏群体与书画作伪

繁荣完善的书画市场除了供给群体和中介外,收藏群体则是艺术品能否完成交易的关键,处于整个市场体系的终端。北京的购藏群体包括政府官员、王公大臣、社会名流、文人学士、市民商贩、外国人等,他们嗜好古玩书画,构成了北京地区书画市场独特的消费群体。

民国北京浓郁的文化与政治氛围,使得政府官员和文人学者在书画市场中占有较大比重,这在其他城市较为少见。北京政府官员大多附庸风雅,这些官僚不仅追捧古代书画,当代书画家的作品也被纳入他们的购求视野之内。当时有个叫徐燕孙的画家,其作品已受到市场的青睐并成为政要竞相购买的对象。徐回忆起在中山公园举办画展的情形:捧场者颇多,卖出各件多大字标贴,某局长定,或某处长定,一若为该画增光者也。既然徐的画作这么受欢迎,惹得众人眼红也在所难免,有许多人甚至包括徐的徒弟,偷偷地复制老师的作品和印章,暗中作伪卖画。

当时还有个叫邱震生的人,是虹光阁古玩铺的弟子,他经常跟文物收藏家打交道。据他观察,店里主要的顾客有前清翰林庄蕴宽、袁励准;北京政府官员汪大燮、林长林、易培基;鉴赏收藏家有朱幼平、叶恭绰、张伯驹等名人学者。即便是在看似档次不高的挂货铺,也时有军政界人物及文人学者前去搜集购求,他们购买书画、文房四宝和瓷、铜、玉器等众多古玩,比如像盛宣怀这样的官员,就非常喜欢收藏,其收藏品也有一定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收藏者的热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这些购买者受时局流变而出现经济危机时,也会暂停购画,从而极大地影响到书画市场的交易:欧战未已,古董一行,不独外人无问津者,即京朝官,亦以薪傣支发不已时,囊中稍有余钱,亦留备缓急,故厂肆水清鬼静,甚于民国元年。这说明市场也会受到战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至于传统收藏家群体,一般也以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的文人出身居多,如张伯驹、张允中等。当时北平书画市场的繁荣,甚至吸引了一些外地收藏家专程前来购买。

除去附庸风雅的官员和文人外,市场上还活跃着众多的商贩群体。如王一亭、陈小蝶、虞洽卿、李秋君、穆藕初、吴蕴初、陈光甫、狄楚青、杜月笙和黄金荣等人,都是画坛十分活跃的商人。商人购买字画在当时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也是显示身份的象征,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购画。有一次丰子恺举办画展,就有许多作品被这些商人买去。此类书画商贩非常敏锐,会看准行情主动出击,以博取利润。1923年陈师曾卒于南京寓所,他的遗墨便一时被争购殆尽。投机者经常会闻风而动,余绍宋就曾遇到这样的尴尬事情:枚如言厂肆南纸店闻余久病,冀余或死,搜购余画甚哑,且多加价云,这说明了当时的书画市场也不乏炒作之风。

此外,普通市民也喜欢购买书画,而且群体数量非常之庞大。由于他们是社会中收入居中的阶层,其购买艺术作品主要为装点居室所用。市民阶层中有着较高文化修养或专业技术的一类,是美术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思想开放并拥有稳定的职业,收入较高,且具备文化娱乐消遣的素质和资本,购买艺术品成为其提高生活品位的标识。

事实上,北京书画市场的消费者不仅在国人,当时的外国人也很青睐中国的书画艺术品。民国以降,大量西方人涌入中国,其中一部分出于欣赏喜好,或为赚取利润等目的而大肆购买中国书画。如1945年傅雷致函黄宾虹称有“外国人欲购其书画作品,惟便逢美国新闻记者,及本为艺术家而被征入之军人,约观法绘,一致钦佩,已就敝藏中择一二转赠,以广流传,彼等有意一恳求大作,查美金兑率甚高,若以润资易吾公喜爱之古书画,亦大佳事;二设法在美开一画会,为吾翁宣扬海外”。

民国时日本人购求中国书画的风气颇为浓重,日本人之订购先生(吴昌硕)及白石画者,岁必数千幅,被誉为北平广大教主的金城,“以摹古得名,专以宋元旧迹,输送日本,其画青绿浓重,金碧渲填,日人购之,盖兼金焉”。齐白石作为职业书画家,更是日本购买者群体存在的最大受益者。在1922年春天,陈师曾受邀参加在东京举办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带去了齐白石画的几幅花卉山水,展出并销售。这些作品不仅全部售出,而且卖价颇高,一幅花卉卖到100银圆,一幅二尺长的山水竟卖了250银圆。

市场的高度繁盛,也催生了伪造古书画的风气。像上文提到造假作坊区和从事赝品造假的书画商人在北京不在少数。还有一些画家亦纷纷通过摹古制假,以获取暴润。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张大千的名声还不如今天这样高,他临摹古画却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就连精通鉴定的黄宾虹也曾被骗,拿着自己收藏的石涛真迹来换取。张大千同京城琉璃厂古玩字画商赵盘甫、萧静亭、靳伯声、周殿侯等人有交往,这些人给他销售临摹古画。然而,他的“假画”由于水平高超,现在依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当今,北京俨然已成为全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交易中心,市场的冷暖已成为各地的风向标,但我们不应忘记民国的北京,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他们为求生存而创作的作品却经久不衰,成为拍卖场上大家炙手可热的争夺对象。那些宝贵的市场经验和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无不给了我们更多的感悟和启示。虽然那个时代已渐渐远去,但所带给我们那些色彩斑斓的记忆却是永远抹不去的。我们似乎从那些发黄的画作和老照片中,依然能闻到一种特有的艺术气息,给予心灵的慰藉。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