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须重新定义的当代陶瓷收藏
0条评论 2013-09-28 17:31:35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王宁

北京荣会艺术中心

北京荣会艺术中心

众多关于当代陶瓷的艺术活动也在近年来逐渐增多,而日前由参考消息报社主办,北京荣会艺术中心承办的“2013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100’实力榜”评选活动则可谓是近些年关于重塑国内当代陶瓷收藏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缩影。

古瓷造假:高手在民间

近年来,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火爆,很多难得一见的传世精品纷纷亮相各大拍场之中,而其中的一些古董瓷器更是高价频出。在如此兴盛的市场行情面前,一些原本见不得光的东西也开始被频频搬上台面,做起了阳光下的买卖。

仿古原本就是中国艺术品门类当中的一个大项,书画有之,古董有之,瓷器更是在官方的背景之下被发扬光大到了极致。景德镇作为元明清三代烧制官窑高仿品的定点单位,仿古工艺可谓登峰造极。随着时代的变迁,制瓷业逐渐成为景德镇内最大的产业,而“瓷都”也成为景德镇的代名词。但在近几年里,却有越来越多的负面信息直指这座有着悠久制瓷历史的城市,而制假的泛滥也开始让更多人对景德镇这座瓷器之都敬而远之。

据不完全统计,景德镇包括没有登记在册的个体、私营作坊在内,景德镇市的陶瓷企业不下4000家,从业人员10万多。在这个庞大的制瓷团队当中,仿制古瓷的群体在景德镇可谓随处可见。据有着“中国仿古陶瓷第一人”之称的黄云鹏介绍:“现在景德镇做仿古瓷的有上千家,上档次的(即‘高仿’)也有几十家。这些人术业有专攻,仿成化、仿宣德、仿元青花、仿洪武,个个都是水平很高的专业户。”甚至曾有媒体爆料称,景德镇常年都有很多“经纪人”或“业务员”驻扎,为拍卖公司选货。原来还是别人往拍卖行送,现在是直接来景德镇收购。

仿制古瓷已然成为景德镇的一大特色,即便是初出茅庐的当代陶瓷也没能逃脱被仿制的命运。在刚刚结束的“陶瓷艺术100”评选活动的初选上,带笔、带绘现象也有出现。虽均被组委会拒之门外,但景德镇的“造假”势头之猛可见一斑。难怪很多仿古瓷的业内高人到了景德镇之后也会变得低调,只因“隐居着做瓷器的民间高手太多了”。

重塑收藏价值

或许是基于古瓷的市场价格高昂以及入手困难,很多喜欢瓷器收藏或把玩的人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了方兴未艾的当代陶瓷领域。但随着市场的推动,一些当代陶瓷大师的作品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动辄数十万的价格显然超出了大众的收藏预估。鉴于此,一场本着“为原创喝彩、向作品致敬”原则的当代陶瓷评选活动既“2013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100’实力榜”在2013年的夏天轰轰烈烈地上演了。

据活动承办方北京荣会艺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一家专注于陶瓷的机构来讲,我们想为中国的陶瓷艺术做些事情。我们也在思考由当代陶瓷近年来的市场变化所导致的大师作品价格上涨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在这次的活动评选当中,所有的大师我们不做任何的介绍,只有一个名字,作品只有一个编号。头衔、称号、荣誉、名气,这些都不管,只看作品好不好。同时,突出年轻化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一个侧重点。在整个评选活动当中,80后的艺术家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也是我们所希望借助活动所传达的一个信息。这些作品的价格不高,完全可以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不仅是景德镇作为一座制瓷之都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当前整个国内当代陶瓷界的发展方向所在,即能满足各个群体对于收藏瓷器作品的需求。”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