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刘家琨这样,搬迁到位于成都东郊锦江区和双流县交界处“蓝顶艺术园区”的国内著名画家、设计师的名单可以列出一长串:罗中立、周春芽、何多苓、方力钧、杨冕……50多位成名艺术家聚集于这个乡村一隅。
在进行了多年的统筹城乡改革实践后,以“蓝顶”为代表的统筹城乡“升级版”正在成都东边悄然成形,并成为一个闻名全国的文化地标。
蓝顶模式
“"蓝顶艺术园区"是成都在统筹城乡领域的一次更深入的尝试。”全面负责“蓝顶艺术园区”修建、营运的成都市蓝顶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延表示。
蓝顶所在片区的锦江区三圣乡及天府新区新兴镇,一直都是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实践的代表地区。但与国内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在传统统筹城乡模式的探索发展基本成型的同时,以蓝顶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深深渗入到这块乡村之地。
“成都正在打破统筹城乡中的传统发展方式,将城乡均衡发展引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成都市社科院原副院长陈家泽表示。
“以前当地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乡村旅游、农家乐、土地流转收入及种植业收入等,但现在,这么多艺术家住在这里,依托着艺术而工作、生活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双流新兴镇党委书记苏绍祥表示。蓝顶的出现正在一步步改变这个乡村的发展格局。
“新蓝顶是2003年开始酝酿逐步形成发展的。”作为入驻新蓝顶的第一批艺术家,画家杨冕很了解蓝顶的“前世今生”。
2000年8月,周春芽、郭伟、赵能智、杨冕4位艺术家,租下位于成都市区南面机场路旁的一排闲置厂房,改造为工作室。厂房以蓝色铁皮为顶,蓝顶因此得名。其先后吸引了50多位艺术家的入住。蓝顶迅速成为全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据点,“是除北京之外的中国第二大艺术群体聚居区。”杨冕说。
但老蓝顶很快就遇到发展瓶颈。从2002年起,四周由于要改造成家具生产基地,拆迁、污染随之而来。艺术家们开始酝酿迁移。而此时锦江区依托统筹城乡,着力打造的“五朵金花”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充满田园风光的开放式公园。“我们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就向周春芽等艺术家发出邀请。”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冉卫说,政府希望艺术家们能搬迁到位处成都市东郊的三圣乡。
政府做了很多制度上和现实的准备,艺术家也在行动。周春芽找到有经济和艺术背景的金延,成立蓝顶创意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与政府沟通,为艺术家修工作室,举办艺术活动等。蓝顶规模日渐壮大,新蓝顶应运而生。
产权探索
金延介绍,从蓝顶一期落成,发展到今天,蓝顶项目区面积已经达到1000亩。整个蓝顶艺术园区规划包括公共艺术机构、美术馆、艺术中心、产权式工作室和租赁工作室,雕塑、摄影、音乐、动漫等相关衍生行业基地和时尚商业、旅游服务机构,形成若干个艺术村落,让整个艺术园区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景象。
籍贯山东的杨丙亮,2008年从位于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2010年经友人介绍,成为第一批入住蓝顶青年艺术村的艺术家。他以租金10元/平方米的价格租用一幢103平方米的红砖房。
这个在租用和改造农民安置房的基础上形成的“蓝顶青年艺术村”,受到了青年艺术家们的热烈追捧。而青艺村的展示空间、流动艺术家工作室、食堂、安保等配套项目的设置为年轻画家们提供了发展空间和生活保障。
而农民将房子租给艺术家的同时,也开始受到艺术的影响和熏陶。“会有当地小朋友来学画。当地农民也会时不时钻进屋来看我们作画。”这种充满文艺气息的乡村生活,让杨丙亮感觉很惬意。
“蓝顶能顺利发展到今天,关键通过制度上的创新和突破,解决了艺术家们最为关注的产权问题。”新兴镇党委副书记李芳表示。而在众多艺术家眼中,“蓝顶是全国唯一一个真正解决了艺术家创作室产权问题的地方。成都的此举在国内艺术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刘家琨表示。
“艺术家都是一路"滚地雷"过来的,这个历程终于在新蓝顶结束。”据刘家琨介绍,国内的艺术家聚落在发展壮大之后都面临着一个困局。“艺术家聚落基本都位于城市周边的偏远地带,受制于土地政策,无法自建房屋。工作室以租借为主,没有产权。一旦发展成熟之后,或者面临拆迁、或者遭遇商业力量进驻,艺术家只能不断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艺术家们无奈地将此称为“滚地雷”。“在现有土地政策的格局下,艺术家所面临的这一问题在绝大多数地方还无法解决。”
但蓝顶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让艺术家们的工作室拥有了产权。“这是艺术界破天荒的事情。艺术家从此可以安心地待在这里从事艺术创作了。”刘家琨表示。
蓝顶之路
在金延看来,建立在统筹城乡改革模式上的蓝顶艺术园区,将为中国乡村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颇具价值的道路。“不是城市来吞并乡村,而是让城市所拥有的元素与乡村融合,来反哺乡村,促进乡村更加文明兴盛的发展。”
李芳表示,通过蓝顶的带动,即将落户该镇的产业互动项目有新兴wowo农场、恩威生态农业旅游、康源蔬菜物流、柏杨湖生态农庄、晋恒农庄等十余个。这为该镇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也为打造集文化艺术体验、都市农业体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功能于一体的“中央花园、文化高地”带来了新的契机。
据金延介绍,蓝顶对乡村的发展带动作用已经开始逐渐呈现。除了促进艺术走进乡村,提升乡村的整体文化层次外,围绕蓝顶的经济元素已日渐活跃。“围绕艺术家们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这其中包括画框生产、艺术品物流配送、艺术商业、艺术会所等的陆续兴起。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开始参与到这个经济生态圈中。同时,更多的元素也不断被吸附而来。
成都目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殷继承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他的公司主要生产画框、概念家具等,其厂房原本在武侯区的浓园艺术区。他告诉《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随着蓝顶这边的生意越来越多,他在去年将厂房搬到了蓝顶。除了这样的工厂,当地的农户们也开始做画框、包装箱等。而蓝顶艺术物流公司两个月前也从火车南站搬到了蓝顶,据其负责人徐德民介绍,该公司做了十多年了,专门帮艺术家运送参展的艺术品,或将卖出去的艺术品送到买家手中。“为蓝顶这边艺术家服务的专业物流公司大约有五六家。”徐德民表示。
“蓝顶不是独立分割的个体,而是与周边的乡村,与乡村的农民们紧紧联系。不仅仅是在文化生态方面,也体现在经济融合方面。”金延表示,随着今后围绕蓝顶构建的创意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兴起,蓝顶的未来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