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译农、慕辰个展在沪申画廊“风生水起”
0条评论
2013-09-29 13:20:37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周瑾
展览现场
2013年9月28日(99艺术网上海站 周瑾)下午5点,“风生水起”邵译农、慕辰夫妇个展在外滩三号沪申画廊内举行。本次展览将具体的系列融汇交错在一起。展览中展出由刺绣工艺创作的各国已退出流通的货币、具有象征意义的木塔以及一系列展现无名四合院的摄影作品。艺术家通过这些作品揭示了我们记忆的转瞬即逝,让我们去思考感知和阐释的各种核心问题。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物化和重建,而是在彼此之间建立了一种辩证的关系。
“风生水起”是一个关于通过自发改变自我或周围环境的展览。展览力图探讨自然和艺术的本质、过去和现在、社会文化和象征主义。在这样的前提下完成了三个不同的系列,本次展览邀请观者花时间去观察,去思索,去大胆的拓展对于被遗忘的史诗的认知、方式和资源。
两位艺术家使用摄影、雕塑、装置和绘画等多种媒介创作了大量开拓性的作品,广为人知。他们的创作一直在发掘被遗忘的叙事、边缘化的历史和社会中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以构成一种引人入胜的神秘视觉语言。因而,以其批判性的方式呈现社会架构中政治,心理和诗意的主体以及文化的缩影。
《春秋春秋》系列作品
本次展览也将首次公开亮相艺术家目前仍在创作的最有野心的一个项目——一件缝制精美的装置作品,在丝绸上以苏绣的传统技法绣满了不同时代的货币。《春秋春秋》这件尺寸巨大的作品占据了主展区一半以上的空间,视觉效果逼人。作品上排布货币的密度非常大,展现了各种货币丰富的构图。这件壮观的作品与建筑结合,引人注目,就像是半透明的碉堡,让观者联想到闪耀繁复的巴洛克建筑。
对于这个系列来说,刺绣不仅仅是实现作品的一种工具。这件作品映射了现实的脆弱:它是一种虚幻而转瞬即逝的投影,同时具有历史性、思想性和社会性,让观者联想起过去和现在的联系。这些元素包括重复出现的许多直接引用和间接隐喻,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国家特定时期中的经济和政治。通过纯粹的黑色柔软的丝绸,这些曾流通过的货币图像出现或是消失都取决于从过去到未来的考察角度。
艺术家邵译农
邵译农的创作有赖于他不断进行的文化和精神思考。他表示:“我会思考宗教哲学、神秘主义和信仰等话题,喜好探索人们对于宇宙的信念。对于当代生活的哲学思考让我的作品在物质变化和视觉洞察之间建立了联系。”他的作品也考察了诸如质量、体积和表面等装置和雕塑的元素。艺术家巧妙地将普通材料,诸如钢、木材和天鹅绒改变为让人浮想起自然世界的形式和形状。邵译农将诗意的张力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为了尽可能精确的表达作品的内容,他对雕塑作品的阐释和装置艺术都带给观者微妙而细致地发现和思考的机会。
《如如之心》
《如如之心》这个新系列的名字取自佛教用语,指的是固有的世界或人的本质。邵译农选择了现实的一个方面,然后把它转变成了视觉的隐喻。装置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整体,他选择了不同材质的木材做成木塔,希望能让观者联想到中国传统建筑和遗迹的动态。这些柱状雕塑有不同的高度和粗细,有精美的做工和细节,包括清晰可见的年轮,光滑的雕工,以及保持完整的天然的碎裂处。
慕辰摄影作品
在慕辰的摄影作品中,她一直在找寻看待现代主义历史的全新视角,一种图像形式、叙事工具、历史记忆和社会参与的形式。这些摄影作品给我们留下一种似曾相识的印象,礼堂、高山的风景,城市中不满杂草的院子都唤起了我们遥远的记忆,仿佛身临其境般,我们都成为了置身于此的拍摄者。然而,慕辰的兴趣并不仅仅在于记录或学术,而是在这个背景下获得心理、情感和个人的体验。
在她最新创作的《四水归堂》中,暮辰关注的是家庭的景致。在这些地方,环境的结构由人类的各种奇思妙想决定。艺术家开启了对四合院这种适于休息和思考的传统居所的个人叙事。这种传统的院子带来的隐喻则是对经典传统的整体思考。这些照片印在丝绸上,构建了通过共同生活获得的集体记忆。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提出了对于现代生活方式(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和我们生活的空间)的各种善意的评论。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3年11月24日。
【编辑:周瑾】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