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设计师”:刘旻——浪漫中带刚毅,经典中求摩登
0条评论 2013-10-08 13:38:51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赵蓓

设计师刘旻

设计师刘旻

与许多圈中海归设计师不同的是,刘旻最初创业时并没有注资大量资金直接到北上广开店,而是选择了在厦门这个慢半拍的城市里,以淘宝起家。在自己家60平米的房子里,靠家用缝纫机做出了Ms MIN的早期作品,几件衣服做成一个系列。很快地,刘旻用风格简洁而实用的作品聚集了一大批忠实的客户。最近,刘旻被选中成为连卡佛首次收录的三位中国设计师中的一员,她的2013秋冬系列将在上海连卡佛即将开幕的新店销售。二周前,她还在栋梁的协助下参加了“Design By Shanghai”项目,并首次在伦敦时装周发布了其2014春夏系列。

艺术无疑给刘旻的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她喜爱画家爱德华·马奈,便把 《White Lilacs》(《白色丁香》)的油画局部图案制成了印花,再悉心用这块独一无二的面料裁成了一个精灵般美妙的系列;她喜欢收藏寓意古老的中国连环画,于是,她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印在了长达五米的真丝裙摆上。而正是这些背后有故事的作品形成了刘旻鲜明的设计风格,或抽象唯美,或朴拙怀旧。最近,记者访问了刘旻,她向我们谈起了自己对于古着和艺术的钟情,她的新系列以及她的设计理念。

记者:作为独立设计师,为什么没有选择北上广而是在厦门做自己的品牌?

刘旻:我喜欢这里的气候,人群,生活方式。厦门纯粹,真实,有着属于自己的节奏。我喜欢有山,有海的城市,这里既有生活,又有工作。可以很努力的工作,也可以得到深层的放松。

记者:在Viktor & Rolf实习的经验给你带来什么收获?

刘旻:对精致和品质永不妥协的追求。美必须是物质与精神上兼备的,从表面、侧面、后背到内部都是美的才是真正的美。荷兰是一方别样的花园,阿姆斯特丹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与其他的时尚大都市相比毫不虚浮,美丽而富有人情味。V&R团队亦然。以上所有的这些。都影响着今天我和我的团队。

记者:为什么取名Ms MIN?

刘旻:Min是我的名字,品牌源于我个人的美感和创作而起。Ms.一词,源于Mrs.与Miss的结合。是不依附他人、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称谓。这便是MS.Min长久以来致力呈现的时装格调与女性形象。她并不一定丽质天成、身段玲珑,却有着自我主见与傲气风骨,从不随波逐流。她熠熠生辉,因她深谙优雅是一种态度,而着装便是对此最具启示的个人诠释。

记者:你如何描述Ms MIN的设计风格?

刘旻:“简约中显丰富,浪漫中带刚毅,经典中求摩登。”

记者:Ms MIN2013年秋冬系列是关于什么?讲一讲灵感?在这个系列中你用到了什么特殊的工艺和裁剪?

刘旻:2013秋冬系列名为《The Intellect 智者》,褪去浮华表面,审视内在本质。系列从廓形到制作上皆向男装致敬。因传统男装工艺极为考究,一丝不苟,犹如学者般态度严谨却大气儒雅。特殊的工艺裁剪包括全手工缝制的双面羊绒、以及空气提层织法的双面针织,材质保暖却轻盈,温暖奢华与实穿舒适兼容。系列中的特别印花为木兰印花,木兰花朵于墨黑布料上绽放,是钻研精致之余不愿舍弃浪漫情怀,在清醒中仍然包含诗意。

记者:Ms MIN的设计是具有和潮流性的款式还是能够穿越季节始终能够让穿者混搭的单品?

刘旻:我不喜欢“潮流”这个词。好的东西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经时间筛选留下的就是经典。我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记者:如何平衡原创性与商业需求?

刘旻:时装本身就具备商业性,设计出来当然希望能够被购买,被穿着。但只要设计的目的是纯粹的,是从心出发,从美出发的。我不认为原创和商业之间存在冲突。

记者:你的许多设计中都带有古着衣(vintage)的影子,古着给了你很大的启发么?

刘旻:古着代表着时装的历史,历史一定能给人很多启发。新和旧对我来说有着不同的魅力。我觉得传承过去和创造未来一样的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视野,融入个人的风格。

记者:你最喜欢哪个年代的服装?

刘旻:不同的年代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从中都有着我喜欢的地方。但我最感兴趣的年代是,中国的清朝和西方的五十年代。中国的清朝是个光怪陆离,中西合璧的年代。那时候的服装与文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我都喜欢。上世纪50年代的西方文化也很吸引我,比如希区柯克的电影、猫王、Dior New Look的诞生。那是Teddy Boys(指英国上世纪50年代的时髦古惑仔)的年代,也是优雅和反叛并具的时代。我喜欢多元文化的冲撞和融合,这也常在我的设计中体现。

记者:做设计师的初衷是什么?做设计师最有趣的环节在哪里?

刘旻:服装设计是我最大的热情所在。有趣的是服装就是Daily Art,融入日常生活中每一天的艺术和美,也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记者:你最喜欢的艺术家?

刘旻:喜欢的艺术家有很多,比如李小龙、皮娜·鲍什(Pina Bausch)、史蒂夫·乔布斯。他们的成就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领域范围内,而是跨越了领域,成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传达。正如李小龙所说:“成为武术家是我的选择,当演员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一直希望能实现自我,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一个从身体、心理以及精神上彻底完整的人。”这种毫不狭隘的对艺术和生活的追求,是我最敬佩的。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