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一家印刷厂的工人。当年他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学画画, 由于醉心于乱涂乱画,曾梵志中学便辍学,17岁的曾梵志与一些热爱美术的朋友到处游旅,在北京和上海接触了西方的现代画家的作品,使他非常震惊。他立志进入西方的艺术殿堂学府,但是因为他文化课不好,连续4年高考都,名落孙山。直到1987年第5次高考,才考上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在美院,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曾梵志与苏派教学渐行渐远,课余创作那些日后被评价为“带有启示性表现主义色彩”的画作。到了大学三年级,他直接将课余创作带进课堂,遭到了两极化的评价: 年纪大的反对,给他打68分,但是年轻老师给他打98分 。
而这副名叫《忧郁的人》的作品,是曾梵志在他大学3年级的时候创作的。1992年,他以500元的价格出售给了一家基金会。19年之后,成名之后的曾梵志,用超过千万的重金,回购了这副作品。
曾梵志曾经说过,《忧郁的人》这副作品让他找到了一种站在大师肩膀上的感觉,不过,在他的艺术理解被主流认可之前,这仅仅是他的感觉。而在此之前,他几乎是走在主流之外的边缘上。
可以说,曾梵志是非常执着,又非常努力地希望能够进入到一个正规美术学习的院校里去。但是一进去以后,曾梵志避免被主流化,他并没有按照老师期待他的那个方向去发展,反而做一个比较边缘的事情。
当同学们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体验生活的时候,曾梵志却留在了武汉,留在了他熟悉的街道和生活。曾梵志当时住在武汉一所医院的隔壁。他住的房子没有洗手间,因此他每天经过武汉这家医院的走廊,借用洗手间。周围或焦急或茫然的病人们逐渐成为他每日所见的必须。手术台,人体,病人的眼神,这些元素都在1991-1994年,曾梵志的作品呈现出来的。让他步入了成熟状态。
学生时代所画的《协和医院记》,后来成为曾梵志艺术成长历程的重要里程碑。1991年,香港汉雅轩画廊的老板张种人专程来到武汉,点名要买《协和医院记》,张种人出家1500元,这对当时的曾梵志来说已经是天价,但更让他惊讶的是,对方说的是美元。
2007年,这副《协和医院三联画》的其中一副,在伦敦拍卖行中,以553万美元被拍卖,而就是买这副画的1500美元,使得曾梵志下定决心,辞去武汉的工作,移居北京,成为北漂。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