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跃当代陶艺作品《豆豆酒》于苏立文客厅中
何跃与作品《豆豆酒》合影于装箱运往英国前
今年8月上海书展期间,苏立文先生还曾来到思南公馆与中国读者见面,所以,他去世的消息令很多中国友人感到突然,陶艺家何跃就是其中一位。昨日,他给记者来电中说到,苏老逝世令他感到万分悲痛,他与苏老有太多的遗憾来不及弥补。为了了解何跃与苏立文之间的故事,记者再次走进了何跃的陶艺工作室。
缘结于陶艺 友人搭建桥梁
坐在工作台前的何跃,手上还在拿着刻刀,看着眼前的两件《栋梁》系列作品,他说到:“这是我刚刚完成的作品,原本打算拍照发给苏老看看,可惜现在他看不到了。”
说起自己是如何与苏立文结缘,何跃非常激动,他说这还得多亏一位朋友,这个人就是李静。他告诉记者,李静与苏立文是结识多年的挚友,现居英国,热爱艺术、热爱收藏。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静来到何跃的陶艺工作室参观,便被他的当代陶艺作品所深深震撼,她当即提出希望将何跃的陶艺作品画册带回英国,与她的朋友分享,何跃同意了。就这样,何跃的陶艺创作跟随着李静来到了英国,也开启了他与苏立文的不解之缘。
当李静回到英国,第一时间她便将画册带到了苏立文身边,让苏立文帮忙看看,共同品鉴中国当代陶艺。苏立文翻开画册的一瞬间,他震惊了,连连赞叹何跃的作品内容丰富、关心生活,赞叹何跃的艺术功底。他当即向李静表示,希望能收藏一组这样的当代陶艺作品。
李静便把这个好消息告知了何跃,这令他激动不已,他不禁感叹苏立文可是西方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与批评的权威,没想到自己的作品能受到苏立文的认可,这无疑是对自己莫大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当代陶艺莫大的认可。
当代陶艺《豆豆酒》被苏立文视为珍宝
何跃说,苏立文非常喜欢自己的作品,他更邀请了阿什莫林博物馆馆长来一同观赏何跃的作品画册,他们都被画册中的作品所吸引,尤其是一系列反映中国民俗的陶艺作品,两人当即决定,在阿什莫林博物馆苏立文展厅中专门腾出一块区域来展示何跃的作品,这个消息令何跃更加振奋。
经过一番沟通,考虑到尺寸、创作主题等一系列问题,何跃最终决定将自己创作的一组当代陶艺作品《豆豆酒》赠送给苏立文。在今年8月1日苏立文发给何跃的邮件中说道,“亲爱的何跃,您的《豆豆酒》作品我已收到,我和我年轻的朋友们一起打开了包装,现在它正快乐地栖息在毕加索Lithgraph作品下的书架下。这是一件很棒的作品,它令人愉悦,那些正在划拳的人物充满了生命,这种游戏我多年前在成都也玩过,但我并没有像他们一样醉倒。谢谢你来信告知这件作品是怎么烧制的。”在回信中,他更邀请何跃以手稿的形式,将自己的简历、《豆豆酒》的创作思想等整理成文案寄给他,以便他在收藏时形成宝贵的文字档案。同时,苏立文也附上了自己与这组作品的合影,他不仅一次对何跃的赠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更希望有机会能与何跃见面,并告诉何跃将很快会收到他给何跃写的亲笔信。
苏立文要给自己写亲笔信,这让何跃激动了好一阵子,他没想到自己的作品能给苏老带去那样的震撼,震撼到这位97岁高龄的艺术史家要写亲笔信给自己。然而在等待了一个多月之后,何跃仍然没有收到这封信,于是他又给苏立文发去了邮件,询问亲笔信的情况。苏立文则在收到邮件的当天便作了回复,邮件中他表示亲笔信已经寄往何跃的工作室,他在邮件中再次对何跃的礼物表示了感谢,他说到“一组表现朋友醉酒的陶塑,你以很好的手法生动地重现了这种情景。这组雕塑现在安放在我的客厅里,我的朋友都可以看到,所以他们也听说了你。我希望我们有一天可以见面。同时,请接受我对你的感激之情,这组雕塑会成为我的现代中国艺术收藏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
尽管至今何跃都没有收到这封苏立文的亲笔信,但以上这样一段简短的文字,足以让何跃感到欣慰,它饱含了苏立文对中国当代陶艺的高度认可,也述说着他与何跃之间的这份缘。
未能听见苏老的声音是我最大的遗憾
何跃与苏立文之间的沟通多是通过邮件的方式,何跃说没能和苏老通上电话,亲耳听听苏老的声音,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北京时间9月12日凌晨三点,何跃收到了一条来自英国的短信,李静在短信中说到她在苏老家,苏老很想和何跃讲话,但考虑到这边已是深夜,没收到何跃的回话,也不忍心电话打扰。可惜的是,当时何跃确实睡着了,由于时差关系当他看到这条短信的时候,英国那边已经是半夜时分,怕打扰苏老休息,便放弃了打电话的想法。就这样,他错过了唯一一次与苏老通电话的机会。
就这样又过去了10余天,何跃一边进行着自己的陶艺创作,一边期待着苏立文的亲笔信,可是漫长的等待终究不是办法,于是他联系上了李静,可他却收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苏老住院了。何跃得知之后震惊了,看到李静发来苏老躺在病床上的照片,苏老的神情状态看上去还挺好,何跃才放心了些,并通过李静向苏老送去问候。然而,次日他便收到了李静的邮件,“他快不行了”这短短五个字,却犹如锋利的刀锋刺进了何跃的心,他拿着鼠标的手颤抖着,呆呆地看着电脑屏幕,心酸不已……当他回过神,他再没能忍住激动的心情,他赶忙给苏老的邮箱发去一封邮件,尽管他知道这封邮件可能只有等苏老出院后才能看到,何跃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苏老的祝福,希望等他康复后还能跟他谈谈艺术创作,听听他对自己的指点,期待着与他通电话甚至见面。没有想到是,就在何跃写这封邮件的时候,苏老已经离开了我们。
得知苏老去世的消息,何跃悲痛万分,他多么希望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他在网上尽可能地搜寻苏立文的消息,然而一则则报道都在述说着发生的一切,其中的一则新闻报道中的照片令他的心情异常激动,照片中的苏立文正站在自家的客厅中,身后便是何跃的陶艺作品“豆豆酒”。看着照片,他懊恼不已,为那次没通上电话而感到遗憾,更为苏老的离去感到惋惜。
何跃说,“艺术不分国界,在苏老眼里,我的作品说了话,感动了他,也感动了他的团队。我的作品能被苏老收藏走进阿什莫林博物馆,是我作为一名中国当代陶艺家的荣幸。”何跃表示,他将用自己的方式、用中国的方式为苏老默哀祈福,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向苏老致敬。
【相关阅读】
【编辑:小小】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