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
由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潍坊银行联合主持的“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问题研究”项目自签约暨启动仪式以来,课题合作研究项目的实施经历了课题准备、课题研究、课题出版推广三个基本阶段,历时近四个月,基本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各项任务。其中,具体内容为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系统理论研究、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进一步发展战略、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发展完善的路径研究、发展政策和经典案例研究等研究子课题。项目最终成果为《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发展态势及其评价报告》和《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案例研究:潍坊银行先行先试的架构与意义》两本研究专著。这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首个以案例研究为基础,以艺术金融前沿研究为主线的最大规模的课题研究项目。
在“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问题研究”课题结题之际,课题组长、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指出,这一研究成果,是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长期以来,围绕艺术金融产业,面对新领域,积极探索集成性协同创新研究新平台、新机制的一个重要成果。
实施集成性协同创新研究新平台、新机制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问题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建立了政、研、校、企的社会化协同研究创新平台,创立了集成性协同创新研究机制,并将研究过程与业务的诊断咨询结合起来。集成性协同创新研究机制重点是集成。从理论上讲,集成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大背景下,社会管理和系统科学的不断交叉与复合,社会经济发展问题高度复杂,表现状态也更生态化、系统化,作为一种方法,不可否定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我们讲,集成性协同创新研究机制是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之上的,而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关系及其进化规律的学问,这门学科擅长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系统与整体的视角,通过研究探讨复杂系统的特质与进化规律,加深对高度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发展问题的认识。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及其科技进步的交互作用,以及全球化运动与一些重大社会工程的不断出现,导致了越来越多社会经济问题的巨型化发展趋势,以及面对复杂系统的大数据等,让研究与治理的难度不断增加,很多问题已经很急迫,这就要求我们综合包括社会管理、系统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多体系的力量开展集成性研究,探索社会发展与建设的进化规律,完善与优化社会的管理方法,为复杂的系统研究与治理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与智力支持、支撑。我们会进一步看到,集成性协同创新研究机制的重要性与意义正在不断显示出来。
针对《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问题研究》课题,集成性协同研究体现在:一是研究对象的集成性,质押融资业务是横跨银行业、艺术品市场、鉴定评估集保等支撑体系,以及艺术家、收藏家与收藏投资机构等界别的新型综合业务,再加上案例研究是一项动态业务研究,不是静止的分析与事后总结,研究本身还带有诊断的功能,所以,研究对象的集成性较高。二是研究学科的集成性。艺术品质押融资课题研究是关于金融、艺术品经济管理、艺术管理、政策研究等多门类、多学科的一次大跨界,多学科的系统参与增加了研究本身的学科集成性。三是课题研究机制与平台的跨界集成,本课题研究打破了就课题而课题、就项目而项目的理论及对策实证性研究的惯例,面对艺术品质押融资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及焦点问题,整合政、研、校、企的资源与力量,建构成相应的综合性研究实践平台,从机制上保证出成果,推动实践与培育人才的目的,这种机制集成保证了研究工作的效果与成果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四是参与研究人员构成的集成性。艺术品质押融资课题的参与人员注重研究方向的选择,既重视以艺术品市场研究为背景的金融管理、风险管理、艺术管理、金融产品的设计、艺术品市场管理及政策与环境管理的专家广泛参与,又重视参与专家的学科背景与知识结构的匹配,重视每位参与人员的市场、艺术、经济与政策的知识积累与智能结构,同时,还关注理论与实践界的匹配,关注年龄结构与学历的匹配,这些举措都保证了参与人员集成的有效性与效率。五是艺术品质押融资成果效用的集成性。课题在研究设计及开始阶段就确定了四个基本的目标,即:理论研究上要有突破;对实践企业业务要有推动;对业界更有较大的推动;对行业发展提供对策与政策。为达成这一目标效应的集成,课题强化研究与社会、与行业、与传媒的互动,努力把点研究、点实践成为一种面上的标示,带动行业的发展与业务创新实践在面上的突破。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