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添谈创作:我不相信写实 真实必须有个人性
0条评论 2013-10-10 10:54:31 来源:腾讯文化 

叶锦添

叶锦添

叶锦添:我不相信写实 真实必须有个人性

记者:叶先生,在《橘子红了》的服装设计上,你做了一些不属于那个时代的调整。你在其中哪些部分要一定保留住?又会在哪些部分上做出改变,让它与众不同?

叶锦添:我自己对于原创性的东西经常抱有质疑。所有的历史都是原来的产物,它在不同时间段呈现,拥有不同桥段以及独有的精神内核。一个人,他的生活本身是与设计的作品建立关系的,可以从物质上看到精神。每个物质都有自己的灵魂。当你看到从前的衣服,某些记忆埋藏其中,你会觉得似曾相识,对其美感有归属感。这些东西支撑你去展望和想象,以及表达自己。并非我对写实有抗拒,而是我不相信写实。写实本身是一种风格,而对我来讲它并非真实。我花了很长时间去了解何谓真实。真实必须有个人性,因为它不是大家齐心合力就能完成,而是一个人能跟作品接近,长时间摩擦、了解而最终产生的。你可以看到我的设计作品形态为何经常变来变去。坦白说,我对形式本身毫无兴趣。

举个例子。很多人看到我用色方式独特,通过这个颜色可看到更多延展空间,拥有更多想象。这种想象是用颜色组合、时间、光度、透明度组成。有时候你在清晨的路上行走,看到一个景象非常熟悉,这种熟悉感就十分有趣。我做表演艺术那么久,真正学到的是:所有的衣服都不重要,而是要看穿上它的人要做什么动作——梅兰芳为何要做兰花指?当代人容易将事物物质化,看不到其精神内核。打个比方,谈到椅子,人们认为只要有木头就可以制造一把椅子,然而木头本身并非这把椅子的魂魄,在我眼里,一把椅子本身可能是一棵树。

我和意大利人有过一次长时间对谈。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说,他设计椅子之前首先要思考线条构造,制作过程也要亲自参与,不可能画图交给别人做。意大利家具发展到今天,和美国非常不同。它是中小企业手工化生产。手工匠比艺术家还严肃。后来我发现,真正要做有意义的艺术品,首先自己要力图将它做到最好,有完美意识。当你力图做到最好,你的时间、内心品格、对人的尊重、对所有细节的了解、对物质的了解和尊重,都会在作品里留下来,并传递下去。日本人亦是如此。中国人做事从不立名,没有作者参与物品其中。然而艺术品的世界并非留在地面,它悬置于高空,你必须充满虔诚。在西方粉彩里,他有一套自己的审美观和比例,固定的色彩系统。西方服装发展到文艺复兴,会变成人穿衣服是穿气质,人本身的品格要正才会好看,外在的东西并非最重要的。当然外在会给你一半气韵。在一个人使用一件器物之际,器物本身已经提供给了精神意蕴。

西方人跟我讨论家具的问题,他说中国人做的家具都不舒服,我们的沙发多舒服。我和几个好朋友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家具才是真正懂得身体,只不过时代不同。明清家具里,它非常关心人本身的地位、七经八脉,所有设计都与其身体相关。明清家具提升人的品格。比如后部的弧度,上面有一个横杠比一般椅子高。西方的椅子脚刚碰到地,但中国不是。

(叶锦添,游走于服装、视觉艺术、电影美术、当代艺术创作间的著名艺术家。)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