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9年,凯瑟琳大帝在英国第一任首相沃波尔(Sir Robert Walpole)的宅邸买了一系列艺术品;这次私人交易是由拍卖界先锋佳士得(James Christie)负责中介。凯瑟琳大帝将多数艺术品放置在艾米塔吉博物馆,但也用其中几件和乾隆皇交换了一些中国名作。
纵有此先例,中国致今仍不愿让艺术品市场全球化,禁止外国拍卖商在国内独立营运。本周,终于稍许放宽了限制,佳士得首度在中国举办了拍卖会。拍卖会规模不大,但标志着中国踏出了市场全球化的重要一步;苏富比也计划于12月在北京举办拍卖会。
中国的吸引力显而易见。中国艺术市场价值仅次于美国,但不是很稳定。2007~2011年,中国艺术市场成长速度全球最快,但到了2012年,交易金额便降至106亿欧元,下滑将近四分之一,今年市场依旧疲弱。尽管有人质疑这些官方数字的准确性,但也都同意,中国是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拥有约 6,000家艺廊,但市场是由44家合法的拍卖公司所主导(中国总计约有300家合法拍卖公司),它们可能掌控了7成的艺术品和古董销售。佳士得中国区执行董事蔡金青表示,佳士得计划以深度知识、创新和全球品牌等三大优势与它们对抗。
保利国际的赵旭非常自信地表示,外国竞争对手并不会带来太多改变。他认为外国拍卖商在中国并没有竞争优势,例如,中国本地拍卖公司在中国画作和墨宝等艺术品的拍卖上,就有丰富的经验,而这两项艺术品的拍卖占去年销售额约莫半数。
保利国际属于保利集团,而保利集团由人民解放军掌控。外国拍卖公司不但得与人民解放军的关系企业竞争,还得在缺乏开放性、充满诈欺、规范不足又管制过严的市场里运作。其中一项阻碍为高税率和严格的核准制度;另一个问题则是伪品充斥。部分专家坚持,部分艺术家会与画廊、大卖家、甚至是地产开发商合作,以操纵拍卖行情。内部人士表示,去年的市场修正之后,类似的行为已有所减少,但还是十分常见。
中国拍卖市场才刚开放,但在其他方面,中国早已是股强大的全球力量。张大千、齐白石等重要艺术家的作品,已经在伦敦和纽约的拍卖会上出现惊人的价格。去年全球销售前十大的艺术家之中,亦有5位来自中国。如果中国允许古董出口,就能艺术拍卖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国买家在国外拍卖会上亦是股强大的力量,他们常会收购那些他们认为遭到外国人劫掠的艺术品。中国现在是全球第四大艺术品进口国,去年带回了10亿欧元的艺术品。
中国是否能成为艺术品市场龙头?产业人士相信,即将成立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将可带来他们期待已久的税务优惠。艺术品推广者林明珠认为,这样仍不够;她相信北京和上海总有一天可以取代香港,成为亚洲的艺术枢纽,但前提是终止审查制度和繁文缛节。不过,此事恐怕很难成真。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