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创作研究展将亮相徐汇艺术馆
0条评论 2013-10-19 18:14:08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许江 四十八葵 布面油画

许江 四十八葵 布面油画

“绘画的识度——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创作研究展”于2013年10月25日至11月6日在徐汇艺术馆、土山湾美术馆同时展出,展览展出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油画系系主任杨参军及五个油画工作室老师和学生们的近期作品。此次展览有幸邀请到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且具有现代观念的具象画家徐芒耀教授担任学术主持。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下午14:00点,还将在土山湾美术馆举办《油画艺术与认知》美术普及讲座活动,为观众介绍欣赏油画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并对此次展览作品进行解读。

中国美术学院是一所我国最具实力的高等艺术院校之一。在大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中名师辈出,桃李满天下,形成了它特有的学术高度和教育地位。

油画系自它建系之日(1928年建院,当时称为西洋画系)起,85年来历任教师先后赴欧美各国深造的同时,引进了俄、法、德、美、意等国世界著名美术学院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辛勤的耕耘、长期的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地建树成数个别具特色的十分完整、科学与严密的教学体系。

他们都对欧洲传统油画巨作(的原作)曾有多年品读、分析、摹写与实验的经历,因而他们功底扎实,绘画技法娴熟,并具自如的掌控能力。他们之中部分教师撰有深层次学术论文与著作,对传统和现当代艺术各阶段的主张、观念,状况及其影响力有深刻的思考与研究。因而,他们既是画家,是学者,也是教授。

杨参军 朱宁宁 布面油画

杨参军 朱宁宁 布面油画

现在系中设有五个教学工作室。各工作室都由画风近似、学术观点和观念较为相近,对所建立的教学大纲与授教方法认知一致的教师融合成组。因此各工作室的艺术观点、艺术主张,各不相同。教与学自成一体。

第一、二工作室教学主要方向是对欧洲传统写实油画材料的学研与绘制技法的严格训练。注重对传统西方油画,从临摹分析到实践。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四年制本科和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学研能获得较为坚实的又熟练的技能以及稳健地掌握画面的能力。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工作室的教学基点是建立在历史性与主题性创作绘画上,而第二工作室提倡新具象绘画,即现代具象绘画。基点不同,以我之见,在教学上前者更传统,更重视对古典大师的学习与深究。后者则考虑时代的步伐,当代的声音。

第三工作室也为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法国具象表现绘画画派成员之一法籍华裔画家司徒立先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被油画系聘为客座教授之后,二十年来,他常到美院油画系讲学、讲课、示范,引进世界现代绘画之父法国画家塞尚及贾科梅蒂、阿利加、雷蒙•马松和山姆•扎方法国具象表现绘画具表画家的绘画基础理论和方法,工作室的导师群体经二十年来的研探与揣摩,也先后赴法,也曾接受阿利加、雷蒙•马松和山姆•扎方的指点与面授。目前,此工作室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一以贯之的教学体系逐渐完整、完满。

第五工作室由美院原先的综合绘画系解体之后,部分教师划入油画系,从而建立了油画系第五工作室。该工作室的教学特点是不完全受某一画种的限制,作画不择手段与材料,可以研究具象也可以学习抽象绘画,甚至可以作些装置实验。它们的教学不改从前的主张,坚守特色,全盘搬入油画系。

第四工作室为多维表现绘画工作室,应该居于第三工作室与第五工作室之间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提倡架上绘画,也诚恳地学习法国具象表现绘画,但工作室不主张一定写生,可以脱离对象。主观地模式化地作画,甚至可以近似抽象,教学上比较宽泛,比较自由。

各工作室,由于教学大纲、教学模式与方法,各不统一,也可以说体系不同,因而特点显现,差异分明。此次展览展示的油画系全体教师近作显示出了他们技法讲究,娴熟和精湛,部分作品画面的简洁、提炼、单纯与松弛的笔触折射出画者的思绪与想象,也流露出他们的个性与学养。

徐汇艺术馆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把中国一流艺术院校油画系的开拓性教学思路和活力清新的作品面貌带给广大观众。在当下各种新兴艺术形式充斥艺术界和各种展览的局面中,油画艺术怎样以一种健康良性的方式稳步的向前迈进,相信这次的展览会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

【相关资讯】

“汇聚——两岸当代艺术交流展”在徐汇艺术馆举办

编辑:张长收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