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究竟“复制”了多少梦露?
0条评论 2013-10-21 09:49:2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梁依云

 《爱因斯坦》简笔的勾勒,色块的不规则叠加,这样的爱因斯坦既真实又虚幻。

 《爱因斯坦》简笔的勾勒,色块的不规则叠加,这样的爱因斯坦既真实又虚幻。

今年九月,两个重量级西方艺术家的个展——“十五分钟的永恒:安迪·沃霍尔经典影像作品展”和“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相聚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而安迪·沃霍尔回顾展之前刚在上海掀起一阵“当代艺术热”。巧合的是,正在展出的重磅级作品《玛丽莲·梦露》却“同时”出现在日本,难道这是安迪·沃霍尔复制的“魔力”?

安迪·沃霍尔,最近有点忙

“十五分钟的永恒:安迪·沃霍尔经典影像作品展”其实只是安迪·沃霍尔回顾展其中一站,该巡展历时3年,席卷亚洲几大重要城市,是亚洲有史以来最大型的安迪·沃霍尔回顾展。在抵达北京前,它已在上海收获了不少眼球,在上海展结束后又于9月到北京亮相,让人不禁感慨:安迪·沃霍尔最近真的很忙。

此次展览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按不同时期分为四个部分展现安迪·沃霍尔的艺术生涯:“青葱岁月”、“人在纽约”、“工厂时代”、“闪亮星光”。很多观众都是冲着第三、第四部分中云集的许多经典之作而来,包括最早期的“金宝汤罐”系列、最广为人知的肖像画《玛丽莲·梦露》和波普艺术代表作《布里洛肥皂箱》、最后一个系列的“自画像”等。

“大师回顾热”,兴起必有因

无独有偶的是,其他20世纪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也有不少有着类似的经历,比如杜尚的作品展最近也是层出不穷,究竟这股“当代大师回顾热”缘何兴起?

有意思的是,“回顾热”虽然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出现,但在中国尤为集中,这或许是由于诸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在现当代艺术发展到一定成熟度之后,进入了对经典代表人物、作品的反思与探索时期的缘故。可以说,国内的现当代艺术并非随着时间、经验的累积自然形成的,而是更多借鉴了西方已有的现当代艺术成果为基础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到了今天,我们的现当代艺术虽然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特色,于是,反思现状与艺术寻根成为了寻求突破的途径。

玛丽莲·梦露,“复制”代表

作为在波普艺术中,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安迪·沃霍尔,他的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坎贝尔汤罐、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蒙娜丽莎像以及玛丽莲·梦露头像等,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立。为了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因此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因此,他的艺术理念可以说是立足于“复制”的变化,这种艺术表达也是至今存在争议的焦点。

其实,“回顾热”本身并非坏现象,甚至有助于我们对当代艺术进行反思,但是当《玛丽莲·梦露》同一时间出现在不同地方时,我们不禁要产生一种疑虑。尽管这是著名的“复制”作品,但这样的巧合让人不难猜想,至少其中应该有版画或是重复印制的存在。而版画展出也是很常见的展出形式,在观赏性上也许并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不加任何标注就会让观众产生误解,根本不清楚自己究竟欣赏的是否是期待中的真迹?

观念的互动与碰撞正是艺术推进永远的动力,然而让观众看得更清楚更了解展出内容,才能让人看得更有信心。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