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鹂在Ubi画廊当代首饰主题展作品
在北京设计周Ubi画廊的当代首饰主题展上,我们看到了一系列马卡龙般浪漫色彩的作品,它们有着海底贝类的光滑质感,表面覆以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珊瑚般孔洞,而极具想象力的造型形成丰富的层次感。你甚至无法将眼前的作品和我们心中传统的首饰形象联系在一起。
旅居瑞典的首饰艺术家梁鹂试图通过当代首饰来探索这种视觉和心理的无穷可能性。她以全新的方式诠释陶瓷并创作了这些以“海洋”为灵感的首饰,表达出她对海洋生物的迷恋和海洋深处未知的魅力。
梁鹂曾在北京纺织工程学院(北服前身)攻读时装,之后到瑞典转行从事珠宝设计与制作。她把自己的家建在瑞典西海岸,面朝大海。十年来,她陆陆续续推出了多个以“大海”为主题的作品系列。海洋的静谧和万千气象不仅启发了她的无限遐想,更带给她一颗平静的心。最近,梁鹂受到中央美术学院的邀请来到北京为学院的首饰专业系授课,记者在此之际与她进行了一番交谈:
记者:你最近参加了巴塞罗那当代艺术首饰展和北京设计周的Ubi画廊的当代首饰主题展,你是如何理解当代首饰的?
梁鹂:在过去,国内对于首饰的理解就是珠宝。可在国际上,随着当代艺术和生活的推进,首饰的概念已经扩展的相当宽泛,它包含了珠宝但不等同于珠宝。它们抛弃了传统的审美和贵重的材质,更寻求个性化。同艺术相同,当代首饰强调观念性和表达。我所在的北欧地区的当代首饰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更具有独特的个性,受到地理位置偏远和资源稀少的影响,整个北欧的设计风格都是追求回归自然,所以造就了全民都爱好质朴的风格。
记者:这种风格有没有影响到你的创作?
梁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很认同北欧这种质朴的价值观,所以我的设计风格当然会受到影响。而对于大海的钟爱更让我喜欢自然的东西,因此在我的作品中,你不会看到很闪亮的元素。尽管最初我进入这个行业是因为对金属的迷恋,但在创作初期尝试过很长时间的金和银之后,现在我已经不满足用金银了。我更希望开启一些我个人对于新材质的探索。那么陶瓷就是我的首选。
记者:为什么对陶瓷情有独钟?
梁鹂:首先它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体现,虽然我很认同北欧的价值观,但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始终在作用着,这个东西是永远抹不掉的。陶瓷也刚好和我想要传达的海洋里的元素是对应的,比如海洋里面很多沉淀、流动、以及色彩都是我在陶瓷这种材料的探索中所能遇到的。
记者:设计中最关注什么?
梁鹂:最关注观念,就是你想要表达的东西。它能让你的作品有超越性。比如我创作的一枚蓝色胸针,它看起来有珊瑚的质感。但从我的角度来看它代表着积淀,因为珊瑚的形成需要几百年的沉淀,我很喜欢这种感觉。除此以外,材料和观念是并驾齐驱的。比如说我所选用的陶瓷这种材质,它来自于大自然,它是一种土壤或者岩石,经过筛选提炼打磨成比面粉还要细的粉状,再进行各种处理让它变的很纯净。我拿到它时会把它调成浆状,象奶油一样。然后再经过沉淀,沙石慢慢沉淀到水底,沉淀的过程中我会控制它让它形成特别的造型,在它快要半干的时候我进行表面处理。之后再进行干燥和塑性处理,最后入炉进行高达1800度烧制。它的形成和珊瑚的形成特别相似。其实作品最后的效果、无论是形态还是颜色可能都不是我最初所不能预知的。
记者:在创作中,你是如何诠释海洋世界的?
梁鹂:我虽然对海底的世界充满了兴趣,但我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去复制它们的形态。海洋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所以我在表面处理的时候做了一些贝类或者珊瑚的质感,但是在造型上我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还要提起那枚蓝色胸针,它是椭圆的,在我来看,它是地球的形状,海洋又占了地球百分之七十的面积,而且它的表面如果缩小来看就有很多细节的东西,但放大来看就是俯视地球的感觉。这是海洋在我心目中的一种概念。
记者:你所有的系列都是以海洋为灵感吗?
梁鹂:基本上是。我喜欢大海的宽广,中国有句古话叫:智者乐水。我从小觉得自己很笨,希望我自己变聪明,所以我就喜欢去观察水。水在中国文化里面代表了灵性,我对水的兴趣就是从此而来。观察大海这么多年之后发现了水很多的特性,首先是它的流动性,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可以穿越很多东西,它代表着自由。海洋是水的起点也是终点。我越接近它,越了解它,越觉得它像是一个生命的循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去表达它的种种表情。
记者:你所有的作品全部是一个人手工制作,那么一年会出多少作品?
梁鹂:如果我找到了一个主题,我会爆发性的创作一大批作品。之后我会沉寂下来,接着积累和观察,包括去回顾以前的系列,直到我再次爆发。我觉得首饰创作要用心去感悟生活所有点点滴滴给你带来的所有情绪和情感的反映。这种反映我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转化成一种能够表达的东西,比如文字、图片、造型、色彩或者质感。这个时候我就去动手把触动我的东西做出来。其实创作的过程也像大海一样是个循环。
记者:你还会探索其他材质吗?
梁鹂:材料对我来说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它适合创作的表达我就会用。金属、木头、塑料、煤炭、甚至是牙医做牙套用的材质我都用过,积累下来我的记忆中会存储很多材质给我留下的质感印象,在我需要合适的表达时信手拈来。
记者:你的作品在哪里销售?
梁鹂:全部是当代首饰画廊,如北京的Ubi 画廊,还有瑞典一些现代首饰画廊。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