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社光、李博合展“错位”:两个被反叛者拧在一起
0条评论 2013-10-22 10:24:50 来源:墙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展厅的中心上方,悬挂着三个身着黑色礼服的模特。除此之外还有一块显示器,正在播放李博的影像作品:两个裸体女人和一台不停打印心电图的机器。李博,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作为一名80后职业艺术家,李博在国内外,包括新加坡、台湾、英国、瑞士等地举办了多次的个展及联展。并分别于2006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2007年获得法国皮尔卡丹艺术中心“最佳国外艺术家”,2008年被授予瑞士巴塞尔“明日之星”。

画廊创始人汪颖向记者介绍,这件影像作品叫《我只能看见你的心跳》,现代人的交流通常只是一个表象,当两个人交流的时候,觉得好像有了沟通,但实际根本没有相互理解,现代人沟通已经变成了一件很无奈的事情。这个作品是对这样一种状态的暗示。而且影像中的两个人带着头盔,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见,听到的、看到的东西通常会给我们一种错觉,让我们忘记自己本身是什么。

在这个作品基础之上,胡社光又创作了三个穿黑色礼服的模特。他们同样是带着怪异的头盔,而且上面布满尖刺,似是对自己的个人世界以外的空间发出某种对抗。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对于为什么两个生活经历、背景和领域完全不同的人一起办合展,汪颖觉得他们俩骨子里都有一种反叛的特质,他们都并不满足于自己已经被认可的东西,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求新求变的成长状态。比如说胡社光作为一个服装设计师,把服装的实用性降低,转而上升到一个艺术的层面来讨论一个问题。

对于这一说法,在记者对两位艺术家的采访中都得到了印证。李博觉得一看见胡社光的东西就特别喜欢,觉得他有一种“混劲儿”。对于自己这些年创作上的转变,李博坦言:“这么多年我的改变还是在跟着我的生活走。过去刚毕业的时候,关注的最多的是自己,走进社会之后关注的东西就更大了。这个视频的作品是我最近的作品,可以看得出就和以前很不一样。《我只能看见你的心跳》这个作品主要还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错误的沟通。你的表达是会影响对方的感受的,就是表达影响着感受,如果我们现在不交流,只是呆在这儿,那种感觉可能是更真实的。咱们的视觉、听觉、语言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也会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判断。或许眼口鼻舌身其实都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现在每个人需要的是先把真正的自己找到。”

“在这个作品里,我用头盔把这两位女性的五官全都盖住了,他们只能用心电图交流,但是连心电图也是错误的。现在世界上发生的很多冲突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沟通出了问题,两个人就能够成一种政治关系,上升到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胡社光

李博

“当然这个作品还有一个性别的暗示,里面的两个主角是一对女性同性恋者。男女之间的沟通本身就有障碍,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这对同性情侣在片子里几乎是静止的,只是偶尔会有轻微的动作,虽然他们的眼镜、耳朵和鼻子都被盖上了,但他们之间还是有种微妙的交流,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另一半就在身边,这种交流很微妙。”

胡社光,1990年赴荷兰,2001年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2002年赴英国,2004 年获得伦敦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学位。至今已经拥有二十多年的服装设计经历,同时担任荷兰皇室御用晚礼服设计师。在其服装设计生涯中,胡社光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和大奖。2007年荣获荷兰政府荣誉贡献奖,同年荷兰政府正式授予胡社光先生“高级服装设计师”称号,2008年分别荣获荷兰服装艺术大奖,荷兰博物馆艺术大奖,2009年荣获荷兰形象设计大奖,2010年荣获荷兰施华洛世奇时装秀创新大奖。

对胡社光而言,时装设计就是一种艺术,他将艺术的理念和思考融进了自己的设计中。对艺术满怀激情和独到见解的他十分欣赏李博,正是艺术上的气味相投促成了两人合展。“我以前是画油画的,后来做服装设计,我觉得服装就是一种艺术,我自己的服装很多都不能穿,我喜欢玩儿理念。我很崇拜李博,刚认识的时候对他的行为艺术很感兴趣,尤其是他的那个针头打字机。我的灵感都是从生活经验中来的,李博的作品也很“接地气儿”,看了以后我都心疼,或者掉眼泪,或者起鸡皮,我觉得作品好坏就是看是不是能感动我。

“现在每个人都在说艺术,但是什么是艺术?对我来说艺术就是我看见一个东西,我喜欢它,不管它是人造的也好,是天生的也好,首先得要给人一种视觉冲击,一种感觉。像我做服装每次都有主题,这个主题要贯穿整个系列,就是讲一个故事,而且我的时装秀你看了以后一定会哭或者会笑,或者感到幸福。”

虽然来自两个不同的领域,汪颖认为这次展览不属于现在流行的那种跨界合作,这就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叛逆者在寻求自我的突破。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7日。

(原标题:《胡社光、李博合展“错位”:两个被“反叛”拧在一起的叛逆者》)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