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古旧书中的珍宝:武英殿本
在这两周孔夫子旧书网的“线装古旧书”拍卖中,有3398项拍品顺利成交,成交率为43.3%。其中,一项拍品的成交价格超过了3万元,成交价格在1万元(含)至3万元之间的拍品有14项,与前两周相比基本持平,成交价格在5000元(含)至1万元的拍品有46项。
虽然,本期拍卖未能出现超过5万元的高价拍品,但是几项“武英殿本”古籍的出现还是给拍卖带来了不少亮点。
中华书局影印 清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
武英殿本又称殿本,是清代武英殿官刻之书,因刻印书籍机构设在武英殿,故名。据史料记载:清前期图书官刻业主要集中在内府,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修明代经厂旧刻《文献通考》板片,设刊书局于武英殿,并改变了由司礼监负责的旧制,选派翰林院大臣掌管其事,开始印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武英殿开馆校刻《佩文韵府》,从此成为内府常开的修书印书机构,是清帝御用出版机构,所刻是清代影响最大官刻本。乾隆年间,武英殿诏刻钦定《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殿版之名由此著称于世。清内府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为我国印刷史上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刷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武英殿本内容广泛,涉及经学、小学、数学、乐律、文学、艺术、目录、金石等门类的著作,集中反映了当时学术研究的成果和水平。
武英殿本刻书质量高,开精写、精校、精刊之风,且刻画和套印技术超越前人。武英殿本多采用开化纸(产自浙江开化县,清代最名贵的纸张),细薄洁白晶莹,书品宽大,印刷墨色之光泽莫不尽善尽美,书名大多冠有“钦定”、“御纂”等字样。不过,嘉庆以后,殿本数量与质量均不如以前。
在清朝乾隆年间,曾刻有“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作为一部在世界图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的史学丛书,《二十四史》有着诸多版本,在清代以前主要有“明 南京国子监刻 二十一史”、“明 崇祯毛氏汲古阁刻 十七史”,到了清代有“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同时光绪间 五省官书局合刻 二十四史”,此后还有“民国商务印书馆 张元济辑 百衲本二十四史”以及“中华书局 排印点校本 二十四史”。
此次在孔网上拍的为,民国十二年(1923)中华书局据清光绪十八年武林竹简斋影武英殿本重印(点击查看详情http://www.kongfz.cn/12498601/),此本甚为少见。不过,《辽史》1函3册为配本,《旧唐书》惜缺上函8册,故是书31函192册。在以100元起拍后,经过多位买家629次的激烈竞争之后,最终该书以31130元的价格成交。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