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值得关注的中国高定设计师
0条评论 2013-10-24 13:58:22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赵蓓

左上起逆时针:兰玉;郭培;劳伦斯·许;马可;殷亦晴

左上起逆时针:兰玉;郭培;劳伦斯·许;马可;殷亦晴

劳伦斯·许

劳伦斯·许(Laurence Xu)本名许建树,毕业于中国中央工艺美院,后留学巴黎。他走的路和大多数中国设计师不太一样:他从未在国内参加过任何时装周,但众多女明星邀请他为她们设计红毯礼服。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服装即出自他手;范冰冰曾经惊艳戛纳的”龙袍”也由他一手打造。可以说劳伦斯·许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理念的最佳诠释——在西方礼服的轮廓里堆放中国式样的面料和元素,昂贵的云锦、繁复的缂丝与手工雕刻金丝绒的漳绒,这些过去只出现在皇室及达官贵人身上的面料,统统穿越到了西人的体系中。今年七月的巴黎高定时装周上,劳伦斯许首次以设计师身份的首次公开亮相,围绕“绣球”为主体,秀中处处可见龙袍、梅花、刺绣、流苏等元素。

马可

“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首次陪同习近平主席出访时曾以一系列低调奢华的服饰和配饰惊艳全世界。而这些全都来自设计师马可的高级定制品牌“无用”。马可1996年与毛继鸿(前夫)创办服装品牌“例外”,2006年创立品牌“无用”,2007年成为首位在巴黎时装周做压轴发布的中国设计师。尽管“例外”早已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但“无用”在“国母”出访之前知道的人却少之又少。身为品牌创始人和设计师的马可对镜头从来不感冒,甚至从不接受媒体访问。而“无用”的设计风格也与其设计师低调的作风一脉相承,几乎所有衣物都用到了超大码的做旧设计,而且天然织物和手工的痕迹很强,看起来跟光鲜、奢华的高级定制似乎挨不上,因为马可认为 “衣服就是皮肤之外,跟皮肤最亲近的一层东西,它的价值在于情感的传递和表达,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流行、时尚都是不重要的。”

兰玉

1986年出生的兰玉是山东济宁人。出生于苏绣世家的她自小耳濡目染的外婆和母亲一针一线的绣品。上高二时;一部《花样年华》让她一见倾心,瞬间迷上了古香古色的旗袍,迷上了制作服装。从那时起,她和妈妈一起开了一家小小的时装铺,淘来许多漂亮的真丝面料,兰玉负责设计,妈妈负责打版制作,短短一个暑假就卖出了几百件改良的中式服装和旗袍。之后兰玉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大学二年级时她开始经营自己的工作室,在此期间她还在国宝级苏绣大师身边潜心学习苏绣、珠绣、双面绣等传统手工技法。毕业的时候她的工作室被中纺集团收购。今年9月,兰玉在巴黎进行了自己的高级定制预览,邀请了当地的名流与时尚界人士前来参观。展出的作品中,大大的鱼尾裙,高腰的不对称蓬蓬裙设计,纱与纱、绸缎与绸缎间的层层交叠,蕾丝和轻纱材质结合并点缀珠链、羽毛等装饰元素,尽管细节繁复却毫无堆砌之感。

殷亦晴

北京出生、巴黎成长、澳大利亚留学、伦敦游学、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国际化的经历使殷亦晴能兼容并蓄地整合并分解多元文化。她华丽的剪裁手法有中国画随意流畅、豪放潇洒的意境。2011年7月,殷亦晴成为首个登上巴黎高定时装周的华裔设计师,她以褶皱作为自己的设计语言,在精雕细琢的建筑廓型之中糅合了娇柔而又复杂多变的女性特质。大面积的灰白黑与冷色调之下每一个细节都宛若冰雪寒冬中反射的冰凌般精致。她的设计游走在裸露与包裹,更是对廓型间松紧的对比收放自如。随后的2012年1月,她便成为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公会的新成员,之后又分别在 2012春夏和2013春夏巴黎高定时装周发布新系列。

郭培

郭培的“玫瑰坊”总部和工作室坐落于北京北五环边上的来广营西路,占地3000多平米。人们熟悉的北京奥运会颁奖礼服、央视春晚民歌手的演出服,李冰冰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穿的那条“百福裙”;以及纽约时代广场的LED屏上范冰冰向美国人民展示的那套青花瓷礼服全部出自这里。除此之外,郭培的客人还包括一些中国最有权利和财富的女性。1986年,郭培毕业于北京第二轻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她是全中国服装设计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1996年成立个人品牌玫瑰坊。她的设计风格可以用“震撼”来形容,2006年她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首次个人高级定制系列发布“轮回”上,压轴出场的一件“大金”礼服成为她的成名之作。历时50000个小时的工时的一件作品,无论是绣工的技术,还是每一块面料,每一个元素的材质,都做到了极致。做这么一件衣服相当于一个工人不眠不休六年生命,她将这个过程称为“生命的转移”。三年之后,郭培又举行了第二个时装秀,让78岁的名模卡门穿上了皇后礼服,那件作品为她赢得了中国时装设计师协会颁发的“亚洲高级时装贡献奖”。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