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法国私人收藏
常玉《斑马》油彩 画布
约1930至于1940年代作
拍卖编号3255,拍品编号28
46 x 38 厘米 (18 x 15 英吋)
估价:6,000,000-8,000,000港元—769,200-1,025,600美元
常玉利用“化简与再化简”的表现,以简约的浅粉色、白色、及黑色,构成其1930年代的油画特色。《斑马》即以背景的黑、身躯的白、以及条纹的浅粉色作为画面的主要基调。左右两端的白色长条区块约制着画面,如同帘幕开启般地引出了黑暗中的斑马。斑马的淡粉色纹路凸显了其立体性,然而背景的平面性却使整体画面产生一种介于二维平面化与三维单一视点透视的效果。如同世间并没有淡粉色的斑马,艺术家并未追求表像的真实,而在避免陷入穷追现实的窘迫状态后,畅然抒发了其内在真实。
赵无极《14.3.60》
油彩 画布 1960年作
拍卖编号3255,拍品编号1
89 x 116 厘米(35 x 45 5/8 英吋)
估价:14,000,000-18,000,000港元—1,794,900-2,307,700美元
赵无极是贯穿东西,结合东方底蕴及西方抽象绘画技巧的创作大师。一九五八年以后,赵无极的画作风格由具象转而抽象,笔触肆放不拘,笔迹更形拉长,笔划粗旷,运笔速度更加快速。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将作品的完成日期写在画作后面,并以之命题不干扰观者观画时的想象空间。
作品《14.03.60》为1960年赵无极由具象转为抽象的代表创作。仔细观看作品,细致笔触错落在挥洒的粗笔之中,犹如挥动中的羽翼翎毛。画面右上方布满运速中所产生的气流,带给观者无限想象,整体看来犹如展翅滑翔的飞鸟俯冲天际。除此之外,东方山水是赵无极创作的绘画基底,自幼熏陶于中国水墨的氛围中,作品自然取自于中国山水而幻化于无形。粗笔晕染,肌理细笔,如远山飘渺,又如近景枝桠交错。
赵无极《10.11.
油彩 画布 1958至1970年作
拍卖编号3255,拍品编号4
130 x 195 厘米 (51 1/4 x 76 3/4 英吋)
估价:25,000,000-30,000,000港元—3,205,100-3,846,200美元
赵无极自1957年游历纽约后,赵无极开始创作尺寸较大的作品,并且不再有命题,只以创作日期为作品标题,从59年后他的作品中的符号逐渐消失,进一步拜托了描写性和情节性。画面为自由的笔触和大片的韵律十足的色彩所替代直率表现精神和情感,看到抽象表现主义、色域绘画给赵无极带来的启发。棕色的背景中隐匿的类似中国青绿山水的蓝或绿,黑白强烈对比下的空间结构,让观者体验到艺术家十年中无数个时刻的情绪、生活体验、知识经验和理性思考的堆积而使作品达到最完美的优雅状态。
赵无极《14.09.50》
拍卖编号3256,拍品编号113
1950年作 油彩 画布 裱于纸板
15.8 x 19.8 厘米(6 1/4 x 7 3/4 英吋)
估价:1,200,000-2,400,000港元—153,800-307,700美元
这幅创作于1950年的作品是赵无极将物体的客观外形进行抽象简化,以线条和符号将有形的物像世界幻化成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典型作品。这些简约的几何形看似随意散落,实际上是相互牵引,组织成一个充满禅意的和谐世界。在这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中,颜色和着色技巧是另一个重要元素。宝石蓝和翡翠绿如同宝石融化于清澈的水中,再逐渐熏染成不同色调的蓝绿色,形成一种水墨渲染的效果,仿佛将大自然穿越时代孕育而成的珍贵宝石,以至整个宇宙长河都包含其中。
这幅命题为“50年9月14日”的作品还有一个感人的涵义:这是赵无极献给爱妻谢景兰29岁的生日礼物。从1935年二人的相识,到41年结为夫妻,48年共赴巴黎发展,这15年的深厚感情和艺术上相互扶勉之情,被赵无极化作浓浓爱意转现于这幅作品中。
朱德群《无题》
拍卖编号3255,拍品编号13
油彩 画布 (二联作)1963年作
左:195 x 129.5 厘米(76 3/4 x 51英吋)
右:195 x 114 厘米(76 3/4 x 44 7/8英吋)
总体:195 x 243.5 厘米(76 3/4 x 95 7/8 英吋)
估价:30,000,000-40,000,000港元——3,846,200-5,128,200美元
一九六三年创作的大双联屏作品,是难得的早期大型创作。当朱德群刚刚抵达巴黎巴时,资源紧拙,当时并没有大的画室,因此非常困难才可以完成大作。作品透露了朱氏投入大量的情感,同时加入色彩、光线的元素,形成复杂的视觉效果。此外,他还平冲了画面的虚实关系,画作的上部和下部均以半透明的油彩,贴近水墨渲染的效果,是一幅充满视觉张力,感情澎湃的大作。
朱德群《冬之回忆 A》
油彩 画布1988年作
拍品编号3255,拍品编号18
100 x 73 厘米(39 3/8 x 28 11/16 英吋)
估价:11,000,000-16,000,000港元——1,410,300-2,051,300美元
1985年到日内瓦举办画展的朱德群,乘搭火车由瑞士返回巴黎的途中,被车窗外阿尔卑斯山的暴风雪所震撼,雪景系列作品由此得来。 本次拍卖创作于1988年的作品《冬之回忆 A》更是雪景系列作品中的上乘佳作。朱德群以淡绿色做底,透过黑色粗狂的线条以及星罗密布的银白色飞舞的雪花,描绘出阿尔卑斯山雪舞狂风的壮丽。
“医院系列”是曾梵志众多系列的开始,《协和医院No. 1》(以下简称《一号》)作于1991年,是其毕业之作。次年,他又画了《协和医院No. 2》(以下简称《二号》);同年稍后他又画了目前的这幅《协和医院No. 3》》(以下简称《三号》)。不但这三件作品都是三联画,所描述的内容也似有连贯性,应是其“医院系列”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目前的这幅《三号》,相对来说,是描绘医院中病人能独立活动属较乐观的一面;左幅的病人井然有序地排着队准备用餐,中幅的病人正接受输血其中有些还悠闲地抽着烟,右幅的病人则依序向医护领药而去,逐渐走向康复的未来。画中的人物,无论是各类医护人员或病人,他们的头、手都被突出、夸大,曾梵志以快速的笔触,粗旷地描绘一个特殊群体,而他们的表情竟是如此冷漠。从画风来源而论,固然是以德国表现主义为主,但题材的选择则是和画家亲身的经历和观察息息相关。如此地去关怀、描绘一个不为其他画家所留意的特殊群体,在画史上确不多见。这件作品绘画风格直接引发出艺术家下一个阶段的面具系列。
周春芽《藏族新一代》
油彩 画布 1980年作
拍卖编号3255,拍品编号45
149.3 x 198.4 厘米 (58 3/4 x 78 1/8 英吋)
估价:25,000,000-30,000,000港元—3,205,100-3,846,200美元
创作于1980年的《藏族新一代》,是周春芽 以自然抒情的方式描绘了草原上的藏族生活情景。周春芽以其丰富的色彩感觉和率真的叙述风格,将经历过十年浩劫政治运动的束缚和压制后,仍然保存的人性中纯真,善良,乐观的真善美以自然客观的角度向观者呈现。他的艺术创作打破了长达数十年,在中国大陆盛行的苏联式社会主义写实风格的教条式标准,推动了现当代主义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藏族新一代》不但是周春芽的最为重要艺术代表作品,更与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被誉为中国大陆“伤痕艺术”的最为杰出代表之作。
东南亚艺术
印度尼西亚著名家族收藏
李曼峰《峇里生活》
1962至1964年作
油彩 木板 估价待询
拍卖编号3255,拍品编号 41
100 x 243 厘米(39 5/16 x 95 5/8 英吋)
李曼峰,以糅合中西艺术风格见称,他是东南亚的先驱画家,对“南洋画风”有重要影响。画作虽属油画,却有中国水墨画的神韵,是中西方画艺的结晶,艺术家对光线的运用在此幅作品达到高峰,这个作品为市场上,李曼峰最大且描绘精致的经典杰作之一。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