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麟 篆书大中堂 出版物
出版:《章太炎·姚奠中师生书艺》P36,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三晋出版社。
自民国上溯至清乾隆时期,当时全国顶尖鸿儒汇聚一堂,著成《四库全书》。四川德轩此次秋拍将推出清乾隆《四库全书》7位编纂学者——于敏中,董诰,法式善,嵇璜,刘统勋,刘墉,周厚辕之书法精品。《四库全书》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德轩出于对《四库全书》编纂学者的推崇和尊重,在2013年秋季艺术品大拍之中,特别隆重地推出了乾隆二年状元于敏中等七位《四库全书》编纂的重要学者、臣工的书法手迹。下面是一些精品展示:
于敏中 泥金书法扇面
款识:金坛于敏中。
钤印:敏中之印、耐圃
简介:于敏中(1714-1779),字叔子、重棠,号耐圃,江苏人。乾隆二年状元,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乾隆三十八年,诏议开馆校书,初刘统勋反对,于敏中主力开馆。四库全书馆开,于敏中为正总裁。于敏中擅长翰墨,书风近董其昌,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书法家。有《临清纪略》。
董诰 四尺七言对联 129.5×29cm×2 共约6.9平尺
董诰:《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全书荟要
董诰,字蔗林,浙江富阳人,尚书邦达子。工诗古文词,书法宗王羲之、献之,又能於一粒芝麻上书[天下太平]四字。山水禀承家学,雅秀绝尘,晚宗宋、元。为人和易,一时寒畯多得其授画法。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顺天乡试举人,次年进士,殿试名列一甲第三,乾隆帝以其系大臣子,改置二甲第一,为传胪,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三通馆协修,武英殿纂修。散馆后,改任编修。四十年,擢工部侍郎,调户部,历署吏、刑两部侍郎,兼管乐部。充四库馆副总裁,接办全书荟要,命辑满洲源流考。四十四年,命为军机大臣。五十二年,加太子少保,擢户部尚书。
法式善 行书 90×51.5cm 约4.2平尺
法式善:《四库全书》编纂武英殿分校
法式善,清代官吏、文学家。乌尔济氏,字开文,号时帆,察哈尔正黄旗(今察右前旗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授检讨,官至侍读。乾隆帝盛赞其才,赐名“法式善”,满语“奋勉有为”之意。法式善曾参与编纂武英殴分校《四库全书》,是我国蒙古族中唯一参加编纂《四库全书》的作者。他除负责提调翰林院所藏书籍之事外,还参加了大量的编校工作,可以说在这一艰苦的编辑工作中,卷卷都有法式善的墨迹。《清史列传》中说,他还曾校过《皇朝文颖》和《全唐文》等。法式善还撰写了不少有关历史方面的著作,有《清秘述闻》十六卷、《槐厅载笔》二十卷和《陶庐杂录》六卷、《存素堂诗集》等。法式善不仅是一位学者,而且也是清代享有盛名的一位诗人。书法赵孟頫。
嵇璜 六尺七言大对联 178×29cm×2 共约9.5平尺
嵇璜:《四库全书》馆正总裁
嵇璜,清代大学士、水利专家。字尚佐,字甫庭,晚号拙修,无锡城内学前街人,河道总督嵇曾筠之子。雍正八年(1730)中进士,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通政司副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四十年,嵇璜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会试正考官;四十四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寻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四十五年九月,授文渊阁大学士,旋充文渊阁领阁事兼国史馆、三通馆正总裁等。京城任职二十余年,其业绩为主持编写文化典籍《河源纪略》、《四库全书》、“清三通”等。嵇璜卒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终年84岁。卒赠太子太师,谥文恭。有《治河年谱》传世。他是清代著名水利专家,书法也享有盛名。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