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品替真身“受罪”
文物在移动中的安全隐患
国内大部分博物馆的藏品中多数为出土文物,这些文物可能是解放前或者解放初期出土的。当时,出土文物的修复工艺和材料并不发达,这些貌似“没问题”的文物如果现在出展的话,到底能不能承受长期的路途颠簸,能不能适应温、湿度的变化等都未可知。很多博物馆在文物出境展览上都存在类似的薄弱环节。
文物出境展览的整个流程是一环套一环的,所以风险也就隐藏在每一个相关的环节中。文物出境前的包装,涉及到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使用的包装材料是否过关。文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常常发生因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和材料使用不当而发生文物损坏的情况。
目前,国内专门负责文物艺术品运输的公司并不多,大多数由综合性的运输公司兼做。承接文物运输的公司主要做国内馆际交流,且金额不是很大的文物运输服务。因此,非专业文物运输服务公司的专业程度、责任心、设备和操作规范,都关系到文物的运输安全,比如运输车辆是否配备具有减震、恒温、恒湿功能的设备;文物在航空集装板、集装箱的码放环节是否专业,如果在这个流程当中有粗糙的装板方式、固定方式都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包装、码放、操作人员是否专业,这些都是文物出境的潜在风险点。此外,文物停留在口岸的环节也是具有风险的。”汤毅嵩介绍道。
不论是国内文物出境还是国外文物来华展览,都要经过海关的口岸。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境外的口岸,其文物艺术品临时存放的条件都不能和专业文博机构的保存条件相比。因此口岸的温度、湿度、空气中的污染物都有可能对文物产生不利影响。
曾为全国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档案馆提供专业藏品保存和维护设备及服务的瑞德博物馆服务中心客户部主任罗晓东称,文物出境展,难免会牵涉额外的风险,使文物的保护工作变得更加复杂,甚至有可能抵消为藏品保护所付出的努力。
由于这些风险点的存在,文物在出境前是要投保的。每件文物都有固定的估价,投保的时候把文物的估价填在保单上;如果文物被损,保险公司则跟文物拥有者共同商议如何修复以及修复的大概费用,然后保险公司赔付文物在修复过程当中产生的费用。境外的保险公司还会对文物的贬值部分进行赔偿,而中国的保险公司目前还没有这种贬值赔偿。
国外对文物出境展览要求高
除了贬值赔偿上的国内外差异,国外在出境展览文物的对待方式上,和国内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国外也有政府发布政策禁止文物出境,比如法国规定《蒙娜丽莎》等一批珍贵文化遗产禁止出境展览;而不同的是欧美博物馆及相关机构,对于藏品的出境或者借展有着系统的政策及一套非常严格的手续。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对于借展(或出境展)除了在展览的申请程序、审批程序上非常谨慎外,对于展览场地的环境要求也非常严格,这是展览能否举办的首要条件。同时,他们还要求藏品的包装必须采用通过专门测试的材料,藏品的所有处理过程必须在展览的随行人员监督下进行。如果展品到达之后不是立即布展,展品需保持完好的包装,安放于安全、环境严密控制的储存空间,藏品在随行人员到达之前不准开封。
“国外文博机构对文物出境展览关注的程度非常精细,要求也更高。一家国外文博机构的文物曾经在中国美术馆展览,中国美术馆选择了国内一个负责布陈展览的代理公司,但是这家代理公司在布展过程中,被外方取缔了,因为外方认为这家代理公司操作不规范。”汤毅嵩透露。
国内的博物馆在布展的时候不会像国外文博机构那样提出来在布展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工具、技术人员以及在什么时间内来完成展览布置等,而是由代理公司主动提供布展措施,然后让博物馆认定是否可以。
另外,国内的博物馆习惯于根据价格来决定是否雇一家代理公司,而境外的文博机构主要依据代理公司的服务水平和业绩进行选择,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目前,国内的多数代理公司在布陈方面还没有和国际操作标准接轨,很多环节需要调整思想、提升服务水平。
博物馆护宝有招数
仿品替真身“受罪”
因担心上榜文物北宋木雕真珠舍利宝幢被灯光长期照射受损,苏州博物馆多数时间展示的是其仿制品,要想让真品外借则更难了。
珍宝平时少出门
第三批目录上,南京市博物馆有两件文物上榜。南京市博物馆保管部邱主任表示,两件文物极少“出门”,平时都待在恒温恒湿的玻璃罩下,一般只有在国有展馆之间的文化交流时才会考虑外借。
大门不出的宝贝
扬州博物馆馆长表示,因担心外借过程中被摔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他们馆的元蓝釉白龙纹梅瓶别说出境,连扬州博物馆的大门都没出过。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