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四喜图》
新加坡私人收藏
设色纸本 镜框一九三八年作
估价:3,500,000-4,500,000港元
《四喜图》为新加坡商人兼收藏家蔡汉林之珍藏。蔡先生一生钟爱艺术,收藏包括国画,书法和明清陶瓷。本身闲暇也爱习字作画。
1939年徐悲鸿乘荷兰邮轮前往新加坡,居于黄曼士寓所,并于3月举行了慈善画展,为抗战筹集资金而努力。此画为徐悲鸿于1939年在新加坡为祖国抗战筹款义展,蔡先生热心支持所获佳作。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徐悲鸿目睹中国画的逐渐衰落。他认为不应该盲目照搬西方绘画和古代大师作品,要改良传统绘画并结合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方式。在法国期间,他经常去博物馆看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和波提切利的作品,学习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的绘画。徐悲鸿笔下的动物,极重视解剖学的结构和动物的姿态,非常生动。
画中喜鹊生动和各互动的姿态,展现了徐悲鸿对动物生态的研究。大师构思四只喜鹊在树支上自然的分布,让画作整体非常匀称。整副画表现着热闹,和谐,活力却又怡然自得,实为赏心悦目之作。 在75年后的今天,这幅画仍让我们纪念徐大师对祖国的热爱,在发挥画功的同时,也记录了他个人在南洋留下的足迹。
齐白石《平安》
设色纸本 立轴
估价:200,000-300,000港元—26,000-38,600美元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风格独特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和篆刻家。
作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常见题材,体现生活的趣味。乡间劳动工具、花卉草虫以及蔬果等,常被他入画。这些作品笔触细腻、造型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这件作品起先是画家写赠给容漱石(1903 - 1996)先生的,而后容漱石先生又题字赠与他的朋友陈新寮先生。香港佳士得中国书画拍卖曾在2011年11月拍卖陈新寮先生的私人珍藏。
苏竹庵珍藏中国书画及古砚 (书画专场)
清 傅山《草书七言诗》
水墨绫本 立轴
估价:1,500,000-2,000,000港元—194,000-260,000美元
明代帖学风行,推祟晋唐,书家多力求温文柔美,中和端整,遂成积习。及至明末清初,中国遭逢巨变,促使一批崇尚奇倔狂逸,抛弃主流审美规范的书家相继涌现。他们生逢乱世,很多更沦为异族统治下的遗民,感传统妍媚书风无法宣泄心中不平,遂另辟蹊径,以草书大胆表现自我。其书法形态在当时看来怪异,布局交错,不求平和。其用笔则肆意挥洒,志在表现倔强不屈之气。这些书家一矫明末清初书风,维时虽短,但于书法史及中国历史均意义重大。
张瑞图(1570-1641)因依附魏忠贤而官场腾达,人品屡遭时人非议,但其书家大名实在无可置疑。1629年(崇祯二年)被定为逆案中人后,他纳资赎罪为民,隐居福建晋江白毫庵。《草书七言诗》(编号 1134) 上有 “ 白毫庵主 ” 名号,可见是其晚年之作。诗句字字皆表现出张氏草书特色:喜用尖笔露锋,字体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棱角分明,笔力强悍,其势跳荡逼人。
相比张瑞图,大学者傅山(1605-1690)的气节则为人所称颂。明亡后他出家为道,毕生不仕新朝。傅氏认为书法以人品为本,极服颜真卿,而其草书亦一如其人,潇洒飘逸,率真倔强。其《草书七言诗》(编号1132),他用湿墨浓墨,大笔中锋直下,每字的笔划、转折皆圆转苍劲,笔势连绵狂纵。
中国当代水墨私人洽购展览
文人传统
中国历代画家受诗词、文学和文人玩物影响甚深,活在当下的画家依然对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着迷,从而推动和启发他们的创造力。
李虚白 (1940年生)《流云山馆》
设色纸本二○一三年作
反思
以水墨作抽象或象征符号、非叙事的绘画,是当代水墨其中一个真正的突破。
吕寿琨 (1919-1975)《抽象》
设色纸本一九六五年作
符号 书法 语言
在制造符号成为新文字和解构语言为符号的过程中,书法成为画家最能传神的表达方式。
王冬龄 (1945年生)《归根》
水墨纸本二○一三年作
幻变的山水
仿古或创新的山水画,是追求过去和讨论现在的响应。“山”和“水” 捕捉形象和气韵,跟正统中国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