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视角、言语、状态及存在方式,正是这些不同才使得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上周,朱伟个展亮相今日美术馆,玄心妙物——女性艺术家邀请展开幕、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开馆、段玉海油画作品展于云南省博物馆开幕、水墨的味道群展在艾米李画廊拉开帷幕、第八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安静”开幕……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就提出了笔墨当随当代,当很多其他的艺术家还在因袭笔墨的程式的时候,朱伟已经开始思考水墨与当代的关系,朱伟的水墨采用没骨工笔画法,笔墨承继了明清工笔人物画,气息有八大的桀骜不驯,画中的人物显得拙朴而戏谑,相对于那种力图引入西方观念来反拨中国画僵死状态的激进做法,朱伟认为根本就不需要发明新的语言,而是将先人的笔墨用于表达当代题材就已经足够。他在当代生活叙事方面极具创造力,不止于敏锐地捕捉世态的变迁,而且在画面里营造出古今叠映的空间,颇具超现实主义或魔幻现实主义的意味,而这实质上要归之于画家的现实感悟能力在历史意识方面的纵深 。

本次展览邀请到的十二位女性艺术家,她们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年代,接受了完全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但都有着勇于追求真谛的精神,她们似乎在描写自己,又不是在描写自己,她们已经克服了自我一些小的私语,转化到更为开阔的精神世界,她们将用录像、摄影、装置、绘画、玻璃等方式和媒介展示其作为女性,所拥有的不同的观看模式与存在方式,在她们的作品里我们接触到了美的力量、肯定了她的存在,面对被消费、欲望、享乐、和无聊所支配的大众文化,通过她们独特的视角,言语、状态和创作,帮助我们建立了一种美的方式,进而诠释出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对自我生命的肯定和张扬。

四方当代美术馆位于一处山水远景之中,与其他24座由国际一流建筑大师设计的建筑形成“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虽然在它们之中仍有部分建筑尚未完成,但丝毫不影响参观者对这批建筑产生惊叹。美术馆邀请美国当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斯蒂文·霍尔亲自打造。美术馆充分发掘视角转换、空间层次变化以及广阔薄雾与水域的自然优势。斯蒂文·霍尔在设计理念中融入中国传统水墨中的平行透视原理,将整个美术馆空间展现出中国早期绘画深邃交错的神秘空间特色。

段玉海的风景画作最大的特点是明亮、绚丽的色彩,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云贵高原温暖的29度阳光。在接受99艺术网专访时,段玉海说自己接受的是苏氏教育,在上学期间倾向于用深沉、厚重的色彩来描绘风景。但从2006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写生、研究,他发现云南这片土地并不适合厚重的色彩,在高原充足的阳光照射下的景物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过度曝光的效果。于是他抛弃了传统的自然主义画法,不借助阴影来衬托明亮,而是以冷暖色调之间的亮色对比来表现灿烂的云南。段玉海说,这种色彩的运用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我内心深处比较阳光”。

基于“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哲学观点,有些批评家将身体和纸(或作品)的关系视为国画的专利,这一观点引起了策展人的思考,而很多不具有国画家身份的艺术家对于水墨的新探索也让策展人看到这一关系的在场。于是这便成了“水墨的味道”展览的初衷。 真正继承发展了国画精髓的并不一定是国画家,他们可能是油画家、版画家,乃至装置艺术家。伴随笔墨的游走,艺术家的状态穿附其中,形成了物我同化的状态。

本届艺术节主题为“人人艺术,艺术人人”,阐述的是艺术“关系”。本届宋庄艺术节的总策划王强指出:“宋庄本来就是一个艺术区,艺术区艺术家创作这么多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来说明艺术的关系,也就是艺术和人的关系、和地区的关系、和空间的关系、和艺术家的关系。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艺术,而是一个向普通的人转换的一个过程”。旨在“推倒”美术馆的院墙,通过“露天看艺术,教你玩艺术”的形式,让一度囿于小圈子的前卫艺术变得亲民,让普通市民也能亲近专业艺术节。
【相关阅读】
【编辑:李保兴】
编辑:李保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