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板块表现各异 中国艺术市场将继续盘整
0条评论 2013-11-07 09:30:21 来源:财富堂 作者:邱家和

 曾梵志(1964年生)《最后的晚餐》,2001年作,油彩画布,220““x395““。

 曾梵志(1964年生)《最后的晚餐》,2001年作,油彩画布,220““x395““。

油画板块有力反弹

有趣的是,“三国演义”在同行竞争中也形成了明显的合力,这突出地表现在3大拍卖公司都有交集的油画板块上。嘉德在香港首次推出的油画板块专场拍卖,35件拍品取得了逾1.1亿港元的总成交额;保利同一板块的中国现当代艺术专场,总成交额也达1.2亿港元。最令人刮目的是苏富比主场,仅其亚洲40年夜场就迭创天价: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元创造了亚洲油画的拍卖纪录,赵无极、刘野等顶级市场明星也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全场总成交额则高达11.32亿港元,创造亚洲夜场拍卖的新纪录。

油画板块的行情发展历程中,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这两个大类可谓起彼伏地:2006春拍起当代艺术率先暴涨,直到2008春拍曾梵志在佳士得拍出7536万港元的天价达到顶峰,之后在华尔街金融危机冲击下其成交总额、作品成交价等指标均大幅跳水。好在由赵无极、朱德群与吴冠中、徐悲鸿等领衔的现代艺术取而代之,出现稳步上涨。到了2013秋拍,当代艺术似乎已改朝换代:领军人物曾梵志、刘炜、刘野与周春芽构成了“新F4”,取代了原来的“四大天王”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与岳敏君。其实,从板块轮动的背景看,这次当代艺术带头,让油画板块突破了亿元大关,与中国艺术市场最大的书画板块,自2011年秋拍起就长期处于盘整状态有关。

不过,曾梵志这个新纪录与其第二拍卖纪录相比整整多了1亿港元,而他的拍卖纪录与那些年轻艺术家的成交价格相比,落差就更大了。考虑到当代艺术本身还缺乏美术史的学术支撑,其市场行情也因为一上来就暴涨而先天不足,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因此圈内外的舆论对这个纪录不无质疑。其实,无论就曾梵志本人,还是就其“面具系列”,还是就这件《最后的晚餐》,这个纪录本身并无疑义。但正如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主管林家如所表示的,这个新纪录并不能使整个当代艺术的价格体系有所提升从而带动市场,只是对当前源源不断进入市场的新买家有号召力,因此更具象征意义。因此她表示,未来将重点围绕“绘画性”主题组织年轻艺术家的精品专拍。这一点,恰恰与中国嘉德的油画主管李艳峰的想法不谋而合。看来,“绘画性”会成为未来当代艺术市场的一个重要概念。

瓷杂板块连创纪录

2013香港秋季的首轮拍卖,嘉德、保利在瓷杂板块都有专场推出,不过苏富比却声势夺人。据苏富比公布的消息称,该板块其总成交额高达12.6亿港元,其拍卖过程中还打破了一系列拍卖纪录:众多新纪录中最令人意外的是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由广东中山著名藏家“五觉斋”主人郑华星以逾2.36亿港元刷新了中国雕塑世界拍卖纪录;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由香港著名古董商翟健民以逾1.4亿港元创造了明代瓷器拍卖的亚军;色釉瓷器拍卖纪录;一尊唐夹纻干漆佛头像,以4044万港元刷新唐佛像拍卖纪录。

其实,进入21世纪后,在亚洲已有近40年拍卖历史的瓷杂板块就率先破局,连连拍出亿元纪录——先是乾隆珐琅彩胆瓶在苏富比成交过亿,接着是元青花罐在佳士得拍得2亿多元。不过在2009年秋拍中国艺术市场进入“亿元时代”后的两年里,瓷杂板块出现了国际性的丑闻,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在英国伦敦一个乡间拍卖会上拍出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却因多次跨国催款而变成国际话题。这个丑闻打击了中国买家在国际拍卖场上的信誉,最后引发了苏富比倾全力打造的“梅云堂珍藏”在2011春拍出现大幅度流拍。好在这件拍品本身在2013年初被邦瀚斯以2000万到2500万英镑(人民币2亿元左右)的价格私下转让。也许这个结果打开了市场各方的心结,苏富比这次秋拍有了那么多瓷杂精品,还拍出了两个亿元纪录。由此会否因此迎来瓷杂板块再度活跃?市场人士认为这还有待观察。

书画板块继续盘整

香港首轮秋拍的结果中最意味深长的,则是3大公司在书画板块上的不同表现:苏富比的书画专场虽然总成交额高达4.06亿港元,成交率也高达95.3%,但仅有2件拍品成交逾千万元:张大千的《丹山春晓》以3484万港元拔得头筹,还有他的《翠袖倚竹图》以1024万港元成交。而嘉德和保利,则都推出了各自的重磅拍品:嘉德的夜场中张为邦的《下元灵佑图》以3335万港元成交。宋代皇室的两件书法作品也表现优异:宋理宗《楷书浅沙流水联句》册页以4255万港元成交,南宋杨皇后杨妹子《楷书清凉境界七绝》也以2357.5万元成交;近现代部分中,傅抱石《琵琶行》以2415万港元成交。保利更是全面铺开,同时推出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与当代水墨三个专场,董邦达作品《西湖十景册》在其“中国艺术重要专场”上以3047.5万港元成交,陆灿的《为穆大展绘摄山玩松图》以2100万港元成交,近现代书画部分则有张大千的造像1265万港元成交,傅抱石的《风雨归舟》成交价1058万港元。

这样的结果,一方面表明苏富比的书画拍卖是其弱点,还无法与客场挑战的嘉德、保利抗衡;另一方面也表明,书画板块本身仍处在行情调整的困境中。

嘉德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在香港秋拍前表示,艺术市场好的时候突如其来,坏的时候也是如此。嘉德对市场的判断来自客人的反应。她觉得今年秋拍的市场应该和春拍持平,今年看不到大幅反弹的可能性。她预测今年秋拍大名头将继续盘整,只有二、三线的艺术家各有锋头。因此,嘉德将避免5000万元以上的高价位拍品。

保利书画主管李雪松也表示,由于6月底出现过“钱荒”,市场人士一度对秋拍前景十分担心,如今香港首轮拍卖的结果让大家觉得比较放心。从嘉德、保利两位书画主管的话里话外看,今年书画板块尽管仍然会出现高价成交的拍品,但仍将维持盘整的态势,而书画板块所占份额超过市场的一半,书画表现平平,也许有助于油画与瓷杂两大板块有更出色的表现,但大盘本身则肯定不会有大的突破。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