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为啥爱戴“镀金西洋帽”
0条评论 2013-11-07 10:26:22 来源: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陈亭廷

编者按:

如今,国内不少艺术家的履历中都出现了“洋面孔”,比如曾受邀参加国际著名艺博会,或在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世界知名城市举办个展,又或者获得挂名联合国的艺术组织的授勋……总之,五花八门的“洋面孔”无不围绕着出国镀金,而这些光环不仅成了一些艺术家自我标榜、抬高身价的资本,更弄得国内藏家云里雾里。

本期嘉宾:

迟远:资深媒体人士

辛瑞:书画、家具收藏家

任民:画家

洗个澡就是“阳澄湖大闸蟹”?

迟远:我认为,出国镀金的艺术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名无实型。这类艺术家基本都有长年在海外生活的经历,他们的作品也常常被打上所谓联合国某民间艺术组织收藏的旗号,而事实上这种组织与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就类似于国内相关部门审核通过而成立的民间组织。不过,有了“联合国”这几个字,起码听上去不一般,这也成为这类艺术家在国内市场立足的资本。

第二类艺术家的镀金手段虽确有其事,但却名不符实。一些活动策划者看好中国艺术家的需求,从而推出不少到国外进行交流的活动,实质上就是组团旅游。比如在日本东京举办一个艺术交流活动,再以该活动组委会名义邀请部分中国艺术家出席,期间产生的交通、食宿、证书等费用都需要艺术家自理。这笔费用根据规模、举办地等不同,有几万元的,也有十几万元的。国内不少艺术家对这种镀金方式十分青睐,在他们看来,这类活动不仅能旅游观光,还能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国外展示,多了一个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获得一张由活动主办方颁发的证书,给自己的品牌价值加分。但无论是哪种包装手段,目的都是为市场服务。普通收藏者在购藏时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他们就会去打造什么。

我认识一位画家,他从踏入画家这个圈子至今不过10年时间,经过几轮包装炒作后,现在其作品在二三线城市可以卖到每平尺五六千元,在北京艺术圈内也小有名气。如今,在知名艺术家有价无市的情况下,他的作品反倒销路很好,这并不是说其作品的艺术价值有多高,而是他更善于“投机取巧”,创作上迎合市民文化。另一方面主打国际牌,这两年他都忙着让自己的作品在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露脸。这就好比其他湖的螃蟹,只要在阳澄湖里洗个澡,那便当成“阳澄湖大闸蟹”卖。更滑稽的是,这种靠包装炒作上位的例子,有时候在市场上能得到好的结果。有这样的示范例子,一些同好者便纷纷效仿。

镀金本没有错,关键看动机

辛瑞:一打上“洋”字号,为何就能让国内藏家丧失判断力?这种现象其实不仅限于艺术圈,更是一种社会的共同心理。近年来,不少国内歌唱家、艺术团体等纷纷到国外镀金,像维也纳金色大厅、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名字时常萦绕在国内大众的耳边,仿佛去那里开演唱会的艺术家,其水准就是国际范儿,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

同样的道理,“到国外去”的理念在当下艺术圈也相当盛行。事实上,镀金本身无可厚非,关键要看艺术家为何要镀金,其目的和动机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使自己的履历变得更加光鲜亮丽,以此迷惑国内藏家,那么这种镀金就变味、变质了。

如今,中外交流已经是常态化,走出去,学习别人优秀的创作经验,这是一个当代艺术家绕不过去的路。无论哪种艺术形态,都不可能闭门造车。要想把中国好的艺术作品、理念和技艺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展示,只能通过个体的承载者,也就是艺术家本人。其实当代中国有不少艺术家都曾到国外镀金,有的举办展览,有的参加艺博会,还有的选择国外画廊做代理,但其前提都建立在艺术作品本身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准,并获得了西方藏家的认可。与此形成对比的则是,国内不少水平还很一般的艺术家东施效颦,通过过度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来为自己扣上一顶“西洋帽”,以为这样就能搭上镀金的顺风车,让自己的艺术之路通达,但这种做法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到头来往往会适得其反。

打入国际市场没那么容易

任民:在国外,艺术品的评估体系相对比较成熟。一位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定位会由美术馆、画廊、拍卖等多方共同作用,其中独立美术评论家也会为收藏者提供专业的建议。而在国内,艺术家的定位及其作品的定价完全看市场运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广告宣传。这就导致许多艺术家绞尽脑汁将作品送到有名头的机构收藏,请知名美术评论家写评论,或者将作品送到国外兜一圈。而这件作品到底水平如何,似乎没人在乎。收藏者只关注你有哪些光环,这也促使艺术家忙于应酬。

目前,国内艺术作品中哪些是优秀的作品,它们的价格到底应该处于什么合理区间内,不是由专业的懂行的人说了算,而是由市场炒作把控着。缺乏透明的评估、鉴赏体系,那么普通收藏者,尤其是刚入行的收藏者,就只能被虚名牵着走,投资风险很大。

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作品,其中有一部分被国外的藏家购藏,这两年,有些藏家拿着这批回流的作品找到我,想让我题字,以证实作品是真迹。说实话,那时候我的画风还不成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与当下的作品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所以,对于这批回流作品,我都是用现在创作的同类题材作品将其换回来。

另外,现在不少艺术家声称自己在美国大都会、卢浮宫等知名美术馆、博物馆办展览,实际情况则很可能只是租借了这些地方的一个小展厅,更甚者只是在其周边的某个地方展出几件作品而已。不仅如此,捧场的也大多是中国人,西方人对于中国艺术的了解还不深,他们基本是抱着看新鲜的心态。就凭这些,你能说这个艺术家打入国际市场了吗?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