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上海艺博会不必像巴塞尔
0条评论 2013-11-11 09:09:3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朴善基《远大前程》 雕塑

朴善基《远大前程》 雕塑

翟倩梅《普明》 综合材料图

翟倩梅《普明》 综合材料图

发现价格

从1993年在广州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算起,艺博会在中国内地恰好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上海艺博会自1997年创办以来,伴随着艺术市场蓬勃发展,在创下“人气”、“成交量”新高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类艺博会的竞争局面。

近年来,艺博会队伍不断壮大,其重要性已占据艺术界的半壁江山,许多海外的重量级艺术博览会对于我们的影响也在逐渐加大,包括上海艺术博览会在内的许多展会已经越来越感受来自海外的竞争压力。以市场为导向的艺博会,其首要任务是展览、收藏与销售。它能吸引多少顶级画廊、超级收藏家以及潜在客户是衡量这场艺博会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而从深层次来看,这个成交的背后则是对于市场价格的发现以及体系的建立。当年100万美元成交的罗丹《思想者》、260万元人民币成交的恺撒雕塑《大拇指》,虽然从今天看来这个价格多少还有点“幼稚”,但至少让藏家在一步步靠近全球艺术品的定价规则。

赢得观众

每届约5万人次的观众量也比专业美展多得多,和艺博会接触多了,观众的审美眼光自然会变得敏锐和挑剔,这对艺术家和艺术商来说是个机会。

我们现在不应和香港的、巴塞尔的艺博会做比较,其实把东西方的画廊或艺博会放在同一空间用同一标准去对比是没有意义的。对目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而言,“国际顶级”并不一定是必要的,我们更需要适合市场的画廊和观众,适合才最重要。注重买卖双方新客户的培养、看重整体成交量,是近年来上海艺博会尤为显著的变化。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我们今后的工作可能不是往前冲,而是往回看,把服务各方面做细致,抓细节、抠品质,只有求品质才能赢得观众,才能赢得信任,才能赢得未来。

本土策略

在我们周围,一直存在一种以市场价值来衡量艺术家的倾向。而从海外来看,市场只是衡量艺术标准的一部分,对于那些可能没有太大市场价值的艺术家,也有展示其作品的博物馆体系,即使对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也有评论家和出版物来讨论他们的影响。在市场标准之外,在艺术领域是否可以允许批判性和学术性的争辩的存在,这是目前艺术界急需讨论的一个问题。

就像一位画廊界业内人士所说,既然是本土化就要办得有特色,虽然是关注本土的,但视野是面向国际的。只有把本土做好了,国际上优秀的藏家和机构才会进来。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收藏,都应该是一个长期行为,画廊发现乃至培育优秀艺术家也应该是长期的。上海艺博会虽然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艺博会的总体规模在扩大、品质在提高,参观人群的品质也在提高,这就是希望。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