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阶段素质教育中的美育
0条评论 2013-11-11 09:45:11 来源:美术报 作者:吴强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美育是以美的对象、美的存在形成为内容的教育,是以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的和现实的美为教育手段,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它与德、智、体等其他教育有所不同,它有着自身的独特特点和教育规律。

美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

黑格尔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为什么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因为这种教育是自由、愉悦、生动、活泼的,它易于启迪人们的心灵,引起精神上的升华。美育丝毫不能强制,人们可以被迫去思考、去行动,但却不能被迫去爱、去恨。因为强迫引起的必然是对强迫者的反感。对美的热爱要靠美自身的魅力去唤起,而美的事物本身又恰恰具有这种诱人的特性。如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它们的美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惬意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上的享受。而美育正是在这种惬意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中实现的。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情绪变化不像成人的稳定,自我克制能力、约束能力都不如成人。如果在教育过程中一味去按老师的意思做,而忽略了学生喜、哀、乐,则会使学生产生敌对情绪。若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老师掌握学生心理去诱发、去唤醒学生美的潜能。正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美育寓教于具体形象中,而非抽象概念中

美育的形象性取决于美存在于具体形象之中。形象性是美的一个根本特性,离开了形象,也就没有美可言了。美育之所以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还在于美感本身也离不开形象。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事物的形象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美育必须诉诸具体、鲜明形象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使心灵受到震动。一幅画、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幕戏剧等,只有通过鲜明的形象,才能引起学生的兴奋和乐趣。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诗题为《江南春》的七言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之所以能留传千古,就是作者用艺术的手法描写了江南春季的一系列具体形象;千里莺啼、红绿相映、水村山郭、酒旗轻扬、古刹名寺、烟雨楼台……正是这些具体形象,构成了江南春天的景色,给予人们美的感受、感想,构成了江南春天的景色,给予人们美的感受、感动和感染。艺术美是如此,自然美也是如此,朝霞彩虹、明月清风、花香鸟语、松涛飞瀑,同样也是通过形象唤起人们的美感,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作为一个中学生,他们的所见所闻绝对不能说是见多识广,而正处在一个学习的阶段。他们现在所学的知识是将来人生道路中的铺路石,所以在小学阶段甚至中学、大学的美育教育都要以具体形象去感染,而不能只靠概念性的说教。

美育寓于娱乐、享受中,而非乏味说教中

“寓教于乐”是美育的另一种重要特征。早在中国古代,孔子就指出了“兴观群怨”的原则,阐述了诗的感染与教育相结合的作用。所以说,美育是通过对美的认识、理解而起作用的,也就是人在美的观念的满足中感到愉悦,得到精神的享受,同时也就在这愉悦中受到教育。可见,美育的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是统一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娱乐是他们不可缺少的。有益的文娱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紧张学习后的放松,增进健康,同时也是获得知识、受到教育的有效方式。事实上,我们许多可贵的品质,有用的知识,就是从娱乐中学到的。学生聆听音乐、欣赏美术作品,观看电影、参加游戏竞猜等这些事情本身就是融娱乐和学习于一体的。在中学阶段,种种娱乐活动都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学校正好利用这一特点,使学生在娱乐中不期而然地受到教育。

美育是主动的创造性的,而非被动的灌输性

美育不是一种机械刻板的灌输,也不是一味静观的体验,即所谓“阿波罗式的凝神观注”。美育是有很强的创造性。

美育的创造性,首先取决于美的本质的创造性。美与创造密不可分,美来自自由创造,没有创造无所谓美。其次,美育的创造性还取决于美感的创造性。美感过程不是单纯消极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的过程。使人们在过程中感受美。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

实践证明,只有实际的创造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美,更强烈地体验美。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都是按照老师讲一讲,学生说一说的简单模式教学,然而,学生所说的只是“好看不好看”,或者按老师讲的说了两三句,从根本上说,他们是没有理解作品。对于一个美术作品来讲,它倾注着作者的心血,不只是简单的好看与否。分析其原因,我认为老师只是讲,学生只是听,学生并没有亲自动手去做,没有亲自体会,也就没有真切感受,有的只是对美术作品简单的区分。所以在后来的教学中,我把欣赏课放到后边讲,把与欣赏有关的绘画、手工等课,放到前面来学,让学生先体会、感受、创造,然后再欣赏,这样一来,学生的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一件美术作品能说出一串串不同的见解。

美育渗透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它不能强迫,也不能机械刻板地灌输,应该去诱导、去指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美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形成健全的人格。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